我国三大地带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的关联性(2)
2017-08-22 02:17
导读:产出缺口表示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占潜在产出的比率,它既可以反映我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的变化轨迹,又可以反映出对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
产出缺口表示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占潜在产出的比率,它既可以反映我国增长型经济周期波动的变化轨迹,又可以反映出对现有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在式(2)中,GAP表示缺口,y表示产出,y*表示潜在产出。如果缺口GAP大于0,表明实际产出大于潜在产出,经济增长处于繁荣期,为了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应该采取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反之,如果缺口小于0,表明实际产出小于潜在产出,经济还有进一步扩张的空间,政府可以采用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从中长期来说,估计产出缺口有助于政策制定者确定经济增长的空间;从短期来看,主要可以评估通货膨胀的压力。具体来讲,通过对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较,我们可以确定经济政策的导向是以增加总需求为主还是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
关于潜在产出,经典经济学中的定义为:在稳定的价格水平下,给定当时的技术水平,当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时,一国充分利用资本和劳动力所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量。由于一国调动所有生产要素所能够实现的最大产出能力很难精确度量,它对各个方面的统计数据要求非常高,因此本文的研究采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潜在GDP的定义,即在稳定的通货膨胀条件下,一个国家中期的总产出水平为潜在产出,在这个定义下,yt可以近似于yttrend。
三、计量经济分析
为分析市场机制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本文将数据样本期确定为1978-2004年。另外,我国总体经济总量用名义GDP来表示,各个经济地带的经济总量以其所包含省份的名义GDP的加总来衡量,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下面我们首先利用H-P滤波得到潜在产出及波动轨迹,然后考察三大地带经济波动与总体经济波动的关系。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利用H-P滤波得到潜在产出及波动轨迹
H-P滤波是经常使用的经济变量趋势分解方法。利用H-P滤波可以将经济变量序列中长期增长趋势和短期经济波动成分分离开来(Hodrick and Prescott,1997)。设{yt}是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ytT}是其中含有的趋势成分,{yCt}是其中含有的波动成分,则:
yt=ytT yCt(3)
利用H-P滤波从包含预测值的{yt}中将{ytT}分离出来,将其看作潜在产出,记为y*璽。
图1至图4显示了依据H-P滤波得到的我国总体经济产出缺口(以gdpfil表示)和三大经济地带产出缺口(东、中、西部分别用eastfil、middlefil、westfil表示)的波动轨迹。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
图1 中国总体经济波动曲线图 2 东部地区经济波动曲线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お
图3 中部地区经济波动曲线图4 西部地区经济波动曲线
从以上各图可以看出,三大地带与我国总体经济在波动曲线上表现出极强的相似性,尤其是我国经济总体、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之间表现得最为明显。大体上说,从1978-2004年总体经济的波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83年,经济波动表现出从大的振幅到振幅逐渐减小的过程;第二阶段为1984-1989年,经济经历一个小振幅波动阶段;第三阶段为1990-1999年,经济经历了整整一个较大振幅的波动周期;第四阶段为2000至今,经济表现为较小的波动,只是从2003年开始,经济波动的振幅开始逐渐增大。之所以出现如此波动特征,是因为1978-1983年为我国改革的起步阶段,逐渐增强的市场力量和缓慢减弱的行政力量最终使得经济波动表现出从大震幅到震幅逐渐减小的过程;在经济经过先前市场改革力量释放的1984-1989阶段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市场化过程,包括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政府分税制改革等,再加上后来的金融危机,所以这一阶段波动的幅度又明显变大;从1999年开始,在各项改革措施到位、金融危机的冲击平息后,我国的经济波动趋于平缓。
中国大学排名 另外,值得注意的两点是:(1)中西部地带从震幅上看明显大于东部地带和经济总体,这说明中西部地带抗冲击的能力差,而东部地带由于政令畅通、基础设施齐全、产业健全,所以应对冲击的能力强于中西部地带;(2)西部地带经济波动相对于东中部地带以及总体经济来说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