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开发园区的经验借鉴及绵阳科技城的发展思(4)
2017-08-24 02:05
导读:(二)突破管理体制“瓶颈”——科技城发展的当务之急 绵阳科技城同国内外其他开发园区一样,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体制创新职能。科技城区域实行相对封
(二)突破管理体制“瓶颈”——科技城发展的当务之急
绵阳科技城同国内外其他开发园区一样,从成立之初就承担着体制创新职能。科技城区域实行相对封闭式运作后,在区域内如何进行体制创新,突破体制瓶颈便成了当务之急。
1.建立精干、高效的科技城协调管理体制。封闭式运行后,应本着提高效能、减少摩擦的原则,对各个园区的管理资源进行实质性整合,建立高效、精干的科技城管理体制。
具体设想为:
(1)在国、省、市共同组建的绵阳科技城协调领导小组下,组建绵阳科技城管理委员会。
(2)对各个分园的管理机构进行合并。
(3)在现有的各分园设街道办事处,具体负责辖区的日常事务管理,街道办事处直接对科技城管委会负责。
2.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大胆探索有利于生产力潜能得到最大限度释放的运行机制。
(1)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全新的用人机制。
(2)改革现行收入分配制度。
(3)合理界定科技城管理机构职能。
(三)大力实施人才工程
开发园区的发展从现象上看是靠科技、产品、资本、市场,但本质核心是靠人才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在开发园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外延开发难度愈来愈大的情况下,人才的支撑作用愈益明显。国际上的所有开发园区无一不是把人才战略作为推动开发园区发展的首要战略。
1.创新机制,激活现有人才。借鉴美国硅谷的作法,可以制定一系列倾斜政策和措施,鼓励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和重大科研项目的前提下,以多种方式参与科技城建设。
2.建立人才“洼地”,吸纳各方英才。打破现有政策界限,由国家、省、市政府拨专款设立绵阳科技城人才补贴资金,专项用于绵阳科技城吸引人才。可借鉴英国剑桥科技园的作法,为每一位来绵阳科技城工作的科技、管理人员按层次不同提供不同的科技城津贴等。最终把绵阳科技城建成吸纳各方人才的“洼地”。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构。在科技城管委会设立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专门负责人才的引进、知识产权界定、人才政策的制定落实、信息发布等,为科技城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开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服务。
(四)突破资金短缺“瓶颈”,增强科技城造血功能
资金是决定科技城发展的又一重要生产要素。没有基本的资金保障,人才、科技等其他生产要素将难以激活。借鉴美国硅谷科学工业园、巴黎北部工业园、德国慕尼黑科学工业园等成功开发园区的资金筹集经验,参照前几年我国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的开发资金来源渠道,目前,绵阳科技城主要应从以下途径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1.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2.通过金融杠杆,吸纳、转移国内外各类民间资金成为绵阳科技城建设资金。
3.鼓励建立绵阳科技城“风险投资资金”。
4.通过倾斜性政策,提高绵阳科技城的资金回报率,增加资金流入量。
(五)以产业培育为核心,提升科技城经济能量
一是围绕创新型企业培育,推进科技资源的产业化进程。世界上著名开发园区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批创新型企业。在美国硅谷,最早把科研和工业需求相连接的是斯坦福大学的弗雷德里克·特曼教授,被誉为“硅谷之父”,他利用自己的关系和资金全力资助他最好的
研究生创办电子公司,并在1951年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区,随后一批创新企业群体的出现,形成了现在的硅谷。可以说硅谷从创立之初就得益于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出现,在那里当创业者有了一项新的科技成果,甚至仅仅有了一个新的idea,想进行商业化运作,最直接的办法是开办公司。绵阳科技城虽然有众多科技人员和科研成果,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这些优势资源和先进生产要素未实现产业化,其中核心制约因素是缺少一批创新型企业。下决心孵化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