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容摘要:2007年上半年,CPI同比累计上涨3.2%,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受以粮食、肉禽蛋及其制品、食用油为主的食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影响,上半年CPI的涨幅明显高于上年同期,同时也显现出春节等短期因素影响的周期性特征。预计进入第三季度后,食品价格涨幅将有所回落,居住价格、一般工业消费品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有所加大,预测全年CPI总体涨幅为3.5%左右。
关键词:CPI,预测,建议
一、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明显提高
2007年上半年,在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居民消费价格(CPI)继续呈上涨趋势。各月同比分别上涨2.2%、2.7%、3.3%、3.0%、3.4%和4.4%,累计上长3.2%,总体涨幅较上年同期上涨1.9个百分点(见下图)。1-5月,城市CPI上涨2.7%,农村上涨3.3%;从环比走势看,各月环比分别为0.7%、1.0%、[CD*2]0.3%、[CD*2]0.1%、0.3%和0.4%,累计比上年12月上涨2.0个百分点(如下图)。
2007年上半年各月CPI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简明统计资料》整理。
从CPI的八大类商品构成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6%,居住价格上涨4.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3%,其余商品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大体持平或略有上涨。上半年,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8%。具体分析,上半年CPI运行的突出特点是:
(一)食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2007年上半年,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突出特点。食品价格同比累计上涨7.6%,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4%,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和蛋的价格分别上涨20.7%和27.9%。
上半年粮食价格同比涨幅较大,一定程度上是受去年第四季度粮食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的结果。2006年10月以来,粮食价格上涨较快。一方面,是由于2006年国际粮食减产,国际粮食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都有所上升,带动国内粮价的较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基于2006年国内夏粮增产(总产量同比增长7%),为防止市场粮价过度下跌,保护农民利益,国家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刺激了农民售粮积极性。大量小麦出售后,农民存粮减少,加之下半年国际粮食价格不断走高,农民惜售,在岁末年初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市场上粮食供给不足,国家储备粮又未及时投放,市场粮食短期供给明显不足,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受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一季度以来肉禽蛋及其制品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从5月初开始,猪肉价格一路攀升,涨幅在50%左右,达到10年以来猪肉价格涨幅的最高点,引起了普遍关注。分析此次肉禽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成本提高。肉禽蛋及其制品是粮食的下游产品。上年第四季度粮价较快上涨直接导致饲料类价格的上涨,进而促使禽类的饲养成本明显提高,引发禽蛋及其制品价格的迅猛上涨。二是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影响。从2005年9月份开始,市场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到2006年6月份价格回升,大约近一年的时间内生猪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出现明显的生猪空栏现象,仔猪减少,造成生猪出栏明显减少,市场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到2007年二季度市场猪肉价格涨幅达近年来的最高点。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周期。此外,河南、江西等部分生猪主产区受生猪高热病、猪瘟及蓝耳病等疫情影响,导致生猪存栏数锐减,加剧了生猪市场猪源紧缺,进而带来猪肉及其制品价格的大幅上涨。
(二)居住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上半年,居住价格同比累计上涨4.0%,是CPI构成的八大类产品中价格涨幅仅次于食品类的一项。其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2%,租房价格上涨4.2%。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以来,租房价格一直呈逐月加速上涨的态势。
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持续上涨是推动居住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虽然目前我国CPI的居住价格统计中没有将房屋价格纳入其中,但房屋销售价格对居住价格仍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快和供给结构不合理,会抑制一部分购房需求,增加租房需求,从而推动租房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房屋需求旺盛,市场交易活跃也会带动建房和装修材料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住价格的上涨。
(三)CPI涨幅总体上仍然处于可控水平
2007年上半年CPI同比涨幅逐月提高,3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涨幅突破了3%,5月份为3.4%,6月份创下2004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达到4.4%,使市场通胀压力明显加大。而且,目前我国经济还面临着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加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也给市场价格变动带来一定的压力。但目前CPI涨幅总体上仍然处于可控的水平。首先,上半年CPI上涨中翘尾因素大于新涨价因素。据统计,在上半年CPI上涨3.2%中,新涨价因素占了1.5个百分点,翘尾因素占了1.7个百分点。其次,从结构上看,并不是市场物价的全面、持续大幅上涨,上半年CPI涨幅增大主要与食品价格涨幅升高有关,如果扣除上年食品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从核心CPI看(从消费价格指数中扣除食品和能源两个项目),核心CPI比去年同期上涨0.9%,涨幅变化并不太大。另外,从判断通货膨胀压力的其他相关指标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作为CPI的先行指数,涨幅有显著回落,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2.5%和3.8%,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因此,当前物价水平总体上仍比较平稳。
二、对下半年CPI走势的分析和预测
2007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如果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得当,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2007年CPI将继续相对温和上涨,预计全年同比涨幅在3%左右。影响下半年CPI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一)消费需求增长将推动价格总水平趋升
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收入水平的稳定增长和对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2007年居民收入增长动力依然较强:首先,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有望继续稳步提高,促进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1元,实际增长13.3%,增速加快1.4个百分点,增幅创10年来同期最高。其次,按照《法》中工资调整的相关规定,2006年再次上调工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比照工资标准,一些企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对消费需求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撑;第三,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也将支撑消费需求增长。按照经验数据,投资中大约有40%转化为消费需求,上半年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将带动消费需求增长。同时,从政策层面看,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是我国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消费需求加快增长将拉动CPI总水平上升。
(二)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将抑制价格总水平大幅上涨
目前,我国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从发展趋势看,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内供给还会继续增加,另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摩擦增加等因素可能会抑制一部分国内产品出口,增加进口,从而进一步增加国内供给。在没有其他明显促使消费爆发式增长因素出现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因此,预计2007年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将对价格总水平大幅上升产生制约作用。
(三)粮食价格变动仍是影响全年物价走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在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市场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今年物价走势是否平稳的关键在粮食市场供求变动。
从今年的粮食供给看,国内粮食生产增产的空间有限。一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使今年粮食播种面积扩大的空间有限,而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模式下,单产量短期内难有更大的突破;二是近年来种粮效益增加不明显甚至是下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虽然近年来市场粮食价格有所提高,但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引起的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粮食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益。与2004年相比,2006年全国农资价格累计上涨9.9%,而同期粮食生产价格仅上涨1.3%。今年一季度,粮食生产价格涨幅虽然达到7.3%,但农资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分别上涨了4.2%和14%;三是农民种粮的机会成本加大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调查,2006年农民外出打工的月收入达946元,今年一季度农民外出打工月收入较上年增长10.2%,机会成本增加,使得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守农村种粮的多为老幼妇女。目前,部分地方仍有耕地撂荒的现象,不利于粮食增产。从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判断,受低库存和需求旺盛的影响,2006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农产品期货价格走势依然强劲。近期内国际粮食价格将依然在高位波动。
从粮食需求看,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将稳步增长。一是人口自然增长必将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二是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肉禽蛋及其制品的需求有所增加,这势必引起对饲料粮需求的增加;三是随着我国粮食加工业产业链延伸,对部分粮食品种的需求增加可能拉动粮食价格上涨。近年来,我国生物化工业发展较快,对粮食作为工业原料的需求增长已经显现,以东北的玉米为例,传统上主要是出口和向南方销售,随着该地区生物制品、替代能源等粮食化工业的发展使得该地区的玉米已经基本用于本地生产消费。为保持猪肉市场稳定,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发出通知,要求“要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各地要停止新建、扩建玉米深加工项目,并对在建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食品化工业对粮食的需求增长,但从发展看,粮食工业原料的需求仍将稳中有增。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粮食价格上涨。总体上看,预计2007年国际粮食供求偏紧,国内粮食产量趋稳,需求稳定增长,库存相对稳定,国内粮食当年产需缺口仍然存在,粮食价格将呈趋升态势。受此影响,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蛋类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也将有所上升,进而推动CPI趋升。
(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将进一步显现
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从2002年底以来已经连续4年上涨,与2003年相比,2005年原材料工业出厂价格累计上涨了26.7%,2007年上半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5%,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虽然我国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有利于抑制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产品价格的传导,但企业消化价格上涨的能力不是无限的,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将以各种形式向下游产品传导,一方面,生产资料价格经过连续4年多的持续上涨,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成本压力较大。随着有色金属、钢材、塑料等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越来越多的日用消费品价格将出现上涨的局面。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继续实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但受国内外市场多重因素的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仍有较大的上涨压力。预计2007年一般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仍存在上涨压力。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今年推动CPI上涨的力量大于抑制CPI上涨的力量,预计2007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将超过此前2%的预期,达到3.5%左右。
三、政策建议
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内容。为防止物价的大起大落,在继续实行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当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价格稳定。
(一)全面准确地跟踪监测价格运行情况,及时把握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
当前我国价格总水平已经出现加速上涨的迹象。食品、居住、资产等价格指标仍处于明显上升的过程中,价格运行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积累着风险,需要引起关注。因此,当前需要加强对价格运行的监测,对价格领域存在的深层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和应对可能出现的价格风险。
(二)完善粮食市场稳定机制,防止因粮食价格上涨引发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粮食价格的稳定不仅是关系到食品以及价格总水平的变化,也是关系到农业基础的稳定、农民增收,以及促进农村消费增长,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大问题。随着我国粮食连续丰收,粮食价格已趋于稳定,而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蚕食了农民因粮食价格上涨获得的部分利益。为避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促进粮食生产,建议短期内一方面整顿农资市场,防止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继续整顿农资市场,增加对良种、化肥、农药、薄膜、柴油等的补贴,防止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从长期看,关键是要建立与种粮挂钩的直接补贴机制,通过直接补贴机制的反周期作用来稳定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利益,防止粮食价格的大幅波动。
(三)及时有效地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居住价格
下半年应继续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宏观调控,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继续收紧土地、信贷闸门。改善房屋供给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同时,重点关注解决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无能力买房的住房需求,以政府提供廉租房、补贴等形式及时缓解这部分群体的需求。
(四)系统解决食品价格上涨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虽然总体上看,目前的CPI上涨幅度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但由于今年价格上涨可能主要是以粮食为主的食品价格,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相对较大。从短期措施看,可考虑视价格上涨程度,对生活突出困难的居民采取临时性的补贴措施,或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从中长期看,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和规范的社会救济制度来解决。另外,为完善政府的调控机制,应考虑由各地统计部门编制城市不同收入群体的CPI指数,以期更及时、准确地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