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成为人们日渐关注的焦点。因此,应高度重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基尼系数;投资乘数;市场化;结构;分配制度改革
1 转型期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1.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1980年-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图1,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只看1998年一年,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扩大为4∶1,若再把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考虑在内,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5∶1 甚至6∶1。世界上城乡收入之比最高为2∶1,超过2倍的国家很少。
(2)基尼系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所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说来呈现一种上升趋势。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3年已经至0.458,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达到危险的边缘。2004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并在2005年达到0.47。
1.2 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
对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有决定性影响的就是综合经济实力,反映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通常由人均GDP反映。早在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大关,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中西部地区,人均GDP排在前9位的全部位于东部地区,其人均GDP是全国人均的1.5-5.1倍,东部地区占全国GDP总量的57%。
1.3 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我国目前的垄断行业主要是一些承担社会公共管理、提供非竞争社会公共产品的行业,如金融、证券、保险、电力、邮电(电信)、天然气煤气、水供应、石油等行业。据2005年统计,这些行业与其它竞争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已扩大为4.25倍。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 转型期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首先,经济学分析——投资乘数解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形下,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模式还是温饱型的,他们由于受到收入增长的限制,消费需求也难以增加,进而造成了整个经济的消费需求不足。正是由于城乡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农村市场过度萎缩,导致城乡消费需求演进链条的断裂,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消费结构不能顺利地实现更新和升级时,农村市场也就无法及时承接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后所过剩的工业品供给,从而使得城市中某些产业过早地陷入了衰退。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居民的收入层次不同,其边际消费倾向不相等,因而对不同部门投资所引起的连锁反应过程的途径、次序、速率就不相同,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差异,这就是投资乘数的影响。
其次,导致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合理的因素。
第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扩大的基本原因,承认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必然产生收入差距。
第二,市场化必然出现收入差距。市场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得到的收入,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生产要素价格以及提供生产要素数量来决定。
第三,生产力水平不同,为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城镇职工的收入提供了不同的经济基础。收入高低是与生产力水平高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再次,制度转型期,从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合理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由于政策的不合理所形成的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前,长期重工抑农发展战略及城乡分割政策,使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禀赋方面显著不如城市,反映在收入上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居高不下。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地区倾斜发展政策,使东部地区不仅获得国家的大量基建投入,更拥有了吸引外资、技术、人才、税收等各种宽松优惠政策,从而迅速确立了其巨大的优势,这种先天优势表现在收入上就是东、中、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税制安排也不尽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