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短周期的相关性分析

2017-09-09 01:4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价格波动与我国经济短周期的相关性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经济周期的分析和研究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十分重要的
     摘 要:经济周期的分析和研究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价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度,价格几乎成了宏观经济变化的指向标。直到本世纪初,物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才有所收敛,但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仍然是市场供需力量对比的晴雨表,从价值层面影响着经济的走势。基于价格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原理来探索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律性,以期为国家宏观经济部门控制周期波动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物价;价格改革;经济周期;相关性;托宾效应
  
  1 我国经济周期的初步界定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米契尔对经济周期的定义,每一个经济周期经历四个阶段,即经济扩张阶段、紧缩阶段、危机阶段和复苏阶段。体现在经济增长曲线上就是一轮波谷到波峰的循环过程。
  
  从图型上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经历了四次明显的经济短周期,时长为4-6年。这四次周期经济增长曲线变化明显,跌荡起伏清晰。进入1998年后我国进入第五次经济周期区间,该区间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经济增长曲线相对平稳,但周期自身的阶段性特点依然存在。
  第一次经济周期是改革开放后1978年到1983年,周期时间为6年,最高通货膨胀率为6.7%,年度经济增长最快达到10.9%,经济周期的波幅为5%;
  第二次经济周期是1984年-1987年,这次周期持续4年时间,最高通货膨胀率8.8%,年度经济增长最快达15.2%,周期波幅为6.4%;
  第三次经济周期是1988年到1992年,周期时间为5年,最高通货膨胀率为17.9%,该周期经济增长最快为14.2%,周期波幅为10.1%;
  1993年到1998年的第四次周期发生在党的十四大后,该周期通货膨胀率创纪录的达到的21.7%,经济增长也高达14%,周期波幅为6.2%;这次周期我国政府第一次成功运用经济手段实现了经济软着陆。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第五次经济周期来临时,经济没有再出现大起大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五次周期是尚未结束的经济周期,从1999年到现在,这次周期在政府宏观调控手段运用日趋成熟的情况下区间变长,增长曲线的波幅较小,最大波幅仅为3.8%。2007年经济周期达到波峰,经济增长为11.4%。2008年后经济增长进入周期下行区间。
  为便于更好的说明物价与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分两个层次对五次经济周期展开分析。
  
  2 1978年-1992年经济波动为价格改革买单
  
  
  1978年到1992年间我国经历了三次经济周期,物价与GDP的相关系数为-0.175343371,从上表来看,三次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并不一致,但都存在同样的负相关关系,按照相关系数理论,负相关意味GDP和物价呈反方向变化趋势,即物价高涨时,GDP增长缓慢;当物价稳定后,GDP增速加快;这说明在这三次周期中物价成了经济增长的绊脚石,而导致这一经济现象与我国长达15年的价格改革有关。
  我国的价格改革采取的渐进模式,从放开消费品价格到采取价格双轨制和调放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放开大部分投资品的价格,这个艰难的过程历经了15年。价格改革取得的成果就是1979年的在市场上有98%的商品由国家定价,到了1992年国家定价的比例下降到2%。同时,价格改革还导致了我国长期短缺的计划商品价格在改革后迅速上涨,尤其是消费品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膨胀的价格严重打压着市场需求。
  消费品价格上涨遏制了消费需求,根据供需原理物价上涨一方面会刺激供给,另一方面也遏制了需求。从需求来看,尽管改革初期大部分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是缺乏弹性的,但受制于人们有限的收入水平价格上涨还是导致了需求的整体下滑。从消费结构来看,耐用消费品需求回落的幅度更大,但对低端商品需求的遏制效果相对有限。这里派生了另一种“吉芬商品”现象,由于收入原因价格上涨反而使人们对低端商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致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这一点在1978年到1987年的两次经济周期体现的比较明显。
    上一篇:我国航空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