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11-29 02:39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问题与对策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铜的消费量非常大,而相对而言,中
     [摘要]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铜的消费量非常大,而相对而言,中国却是个铜资源相当匮乏的国家。为满足消费需求,中国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的铜原料及精炼铜,使得中国铜业的发展高度依赖国外铜资源。然而,资源保障程度不足。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鼓励铜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但到目前为止,铜企业海外授资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这既有国际铜资源相对集中、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起步晚等客观原因,也有我国铜企业没有明显的垄断优势等主观因素。虽然中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稳定的政治及外交环境为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要改变海外投资现状,中国铜企业还得进一步淡化政府背景、加快人才建设并加快重组步伐。
  [关键词]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垄断优势;政府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铜资源的供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自2000年后,进口铜矿原料及精炼铜占中国精铜消费量的比重基本上在65%以上,平均对外依存度为67%,如图1所示。
  中国是个铜资源相当匮乏的国家,铜矿储量占全球铜矿储量的5%左右。中国也是个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保障程度对中国实现工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是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在中国124个重要行业中,91%的行业与铜有关。中国铜消费量从1999年的155万吨上升至2008年的480多万吨,2001年以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铜消费大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铜资源的保障程度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利用好国内外两种铜矿资源成为中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铜企业到海外投资,但海外投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本文在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的问题;结合投资理论及国外资源性企业投资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不令人满意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变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的对策。
  
  二、相关理论回顾
  
  外国直接投资者在母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经营企业,拥有管理控制权,获取持续利润的投资方式称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有:特定优势论、核心资产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内部化理论及比较优势论等。
  海默(steph Herbert Hymer)指出:跨国公司凭借其特定优势,也即垄断优势,有效地与当地企业竞争,抵消诸多,不利因素,进而获取利润。
  核心资产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只有独占核心资产,才能形成垄断优势,借助于垄断优势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才能在国外环境中战胜当地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
  英国里丁大学的邓宁(John Harry Dunning)总结了以前的一些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后,创立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tr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提出了“三优势范式”,即通常所说的三项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从事国际生产的方式,只有同时兼有这三大优势时,企业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内部化理论强调,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越国界的内部化组织,借助于协调企业内部贸易来协调企业的国际分工,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代替外部的市场机制,从而克服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影响。
  比较优势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的小岛清教授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因此,他的这一理论也称“边际产业扩张论”。比较优势论否认垄断优势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作用,认为企业比较优势的变迁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决定作用。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第三,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上一篇:论餐饮业发展对拉动内需和扩大消费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