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2017-12-07 01:50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思考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摘  要:如何寻求的增长点,如
毕业

摘  要:如何寻求的增长点,如何解决的就业,发挥城市规模经济和优化产业结构,利用地理优势和地方文化,实施城市化战略具有性、战略性和它的必要性。首先把握未来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趋势,其次提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   城市群   对策

    城市化的含意及其指标众说纷纭,角度不同,见地也不同。我们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升级转化过程。从市场经济的供求角度看,可把城市生活视为1种特殊商品,城市化就是城市生活这种特殊商品的普及化。实施城市化战略对于我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
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可能性
    今后20年是我国化中期发展时期,经济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其标志是我国工业化初期产业,如纺织、普通食品、普通建材等,已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状态。难以再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增长。,工业化的主导产业已转向以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以建材、建筑业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来。这些产业的未来需求量大、投资量多、资本技术密集,它们的发展无疑会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这就决定了我国未来20年城市化必然是1个加速发展的过程。另外据估计,今后20年至少有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人们普遍认为,未来20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是我国未来2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在此对实现这1目的的可能性和条件作1。从国内形势看,国内有效需求后劲不足,居民消费呈现疲软状态,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如何发挥少存款多投资拉动需求,刺激消费传统的第1、2产业趋于成熟并走多从次化、纵深化、1体化发展,而第3产业未改变产业布局,进出口结构,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消费。城市化战略为其提供了环境,并且逐步改变123产业的比例关系。从国际形势看,经济1体化、全球1体化,中国要增强竞争实力为其向规模发展,而小城市小乡镇不能发挥规模经济]经济战略优势、品牌战略,建立综合型、型、经济型、型、文化型、型等特点的城市。随着世界制造中心的转移,小作坊,小工厂,小已不适应当代要求,走城市化战略是国际形势的要求。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3角洲地区和珠江3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3大城市群,表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方向、趋势。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2、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的趋势预测
    在我国工业化中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未来20年我国城市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30%(1997年)左右,今后将进入从3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我们认为,未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将出现以下几个基本趋势。


(1)大城市将比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更快
    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市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潮流。究其原因,1是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居民收入水平高,虽然建设成本也相对高1些,但最终收益(收入减成本)还是比中小城市好。2是大城市功能全,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城市生活的需求也逐步提高。3是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更强有力的带动腹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而且,在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和重要的时候,在城市群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大城市的作用更加明显,原来独立发展起来的中小城市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城市发展的和制约。4是随着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有效地解决所谓“大城市病”现象,从而为大城市的发展扫清了障碍。例如,城市交通拥挤可以采取有轨交通、路口立交、路口停车线前移和路口4角扩宽等和手段加以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随着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环保设施的建设已能够有效的控制。
    因此,未来我国的城市化应当注意大城市的作用,在不放慢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的前提下,鼓励大城市适当超前发展。当然也还要注意不要超1定的“度”,我们认为以大城市人口增长保持在整个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1倍以内为宜。同时,发展大城市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和城市容量问题。因此,在考虑加快发展大城市时,1定要注意不能从1个极端走向另1个极端,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容量问题,做到大中小规模城市合理的协调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以国际化大都市为代表城市群将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武汉等特大城市根据其在上曾经发挥过与国际交往作用的事实,在新的1轮对外开放纷纷制定了建立国际大都市的战略设想,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又增加了新的积极因素。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1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所谓中央商务中心区(CBD)的建设。CBD是国内外大公司总部的聚集分布区,它负责组织和指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企业、工厂以及商业机构有效运行。由于各路大公司聚集在1起,它们能就近从事各种那些位于繁华的闹市区的大百货商店、大商场所无法比拟的大笔交易。
    城市群(带)是城市化发展到1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扩展演变来看,其顺序是由“点”到“线”到“面”,当城市发展向“线”两边集中到1定的程度时城市带就出现了。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3角洲地区和珠江3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3大城市群,今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这3个大城市群集聚。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大城市群目前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以此为中心,中国还应考虑规划1系列的城市经济带,并发展1批有特色的中心城市,如综合型、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特点的城市。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面、线、点形成后,将有1半的人口、GDP的80%、全国工业产值的90%以及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这些地域产生。
    关于未来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1996年我国政府向联合国第2次人类住区大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预测:到200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4.5亿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35%;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6.3亿左右,城市化水平将达45%。

    上一篇: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