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多边贸易体制中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探析

2017-12-14 02:55
导读:经济论文毕业论文,多边贸易体制中发展中国家话语权探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毕业 摘要 本文试图从话语权理论出发,结合
毕业

摘要

本文试图从话语权理论出发,结合国际机制理论,分析战后多边贸易体制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话语权力格局,侧重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话语权的形成与发展,及影响其话语权力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具体分析。

二战后,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柱是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及其后继者世界贸易组织(WTO)。GATT与WTO既是多边贸易体制的一部分,又是该体制的载体,在规范国际贸易秩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体制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947年到1962年的形成时期;1963年到1985年的扎根期和1986年以后的扩展期。相应的,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国际机制的变迁,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内的话语权力的演变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的失语期;其后的话语权意识觉醒与斗争期和现阶段的话语权复杂博弈期。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也面临着争取多边贸易体制下的国际经济话语权的重任。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暂时不能改变西方发达国家掌控话语霸权的现状,但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本国软硬力量、在国际机制中的参与能力和争夺其他贸易机制中的话语权等诸多手段,不断增强本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话语权力。 代写网

关键词:话语权;国际机制;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国家

引言

二战以后,众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了独立地位,它们都面临着相同的任务: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于这些国家多数处于工业化前期,本国经济基础薄弱,迫切需要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出口,通过国际贸易换取本国工业化急需的资金、技术和工业品,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随后而来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将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与世界经济体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看法由最初的怀疑、批评和不信任的态度,逐渐转变为积极参与。

在多边贸易体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力地位是不对称的。发达国家主导了规则的制订与执行程序,发展中国家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声音往往在体制内受到压制。由此带来的就是市场准入、竞争规则等方面的不公平。国际贸易的收益向发达国家倾斜,而更加迫切的需要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却不断受到侵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尤其是在贸易方面,从一个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国家逐渐成为奉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贸易大国。中国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参与国际分工、借助国际资源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而,中国从贸易保护主义取向逐渐走向了贸易自由化的道路,并视参加多边贸易体制为贸易自由化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争取参加多边贸易体制的谈判过程中,以及在多边贸易体制内的遭遇,有着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相似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需要加以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大豆、铁矿石、石油、稀土矿产等诸多原材料的价格危机,给中国敲响了警钟。经济“话语权”的这一问题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但是当前的研究多数集中于就近期的商品价格危机的具体分析,而忽略了对整个多边贸易体制的话语权力结构的研究。下面,本文试图从福柯等后现代思想家的话语权理论出发,结合国际机制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在多边贸易体制内的话语权力的格局演变与构建渠道进行研究,并对中国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2

第一章国际经济话语权与国际机制论

第一节国际经济话语权概念

探讨“话语权”这个概念,自然要从“话语”谈起。一般意义上讲,话语指社会关系中“言的运用”。人们通过话语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协作,从而使得各种复杂、高级的社会关系得以形成和维系。

传统上,话语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修辞学和诗学,主要研究演讲和文学艺术,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典范性研究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话语”概念在二十世纪中逐渐从语言学领域扩展到其它许多领域之中,如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学批评等等。“随着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超越人际交流,话语概念及含义有了很大变化,其表现在,一是超越了对话语的工具性认知;二是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取向。在对话语的认识上,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批评为中心),索绪尔、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以言、文本为中心)以及后现代各种文化理论形成汇流,使话语成为当代文化与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话语理论为当代文化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后现代的视角。”

葛兰西的“领导权”、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哈贝马斯的“合法化”、罗兰·巴特的“泛符号化”、鲍德里亚“仿像”、布尔迪厄关于符号权力的政治经济学等思想丰富了话语理论,拓展了研究视野。

后现代思想家们的话语研究突破了“语言的运用”的范畴,给话语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创造性的将话语与权力研究联系起来。其中,法国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对话语、知识/真理与权力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他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而“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www.lwkoo.cn 代写网

    上一篇:浅谈发达国家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