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中情感性教育的回归
2013-11-17 01:40
导读:音乐学论文论文,音乐教育中情感性教育的回归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毕业
音乐教育中情感
毕业
音乐教育中情感性教育的回归内容摘要:当今音乐教育在音乐技术化、音乐专业化教育等存在着多种倾向性现象,而审美性、艺术性的音乐教育严重丧失。情感性音乐教育被忽视,从而导致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之1。对此,本文结合中国音乐教育情况及现状,从美学的角度重视审视了音乐的情感性,并从各方面对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作详细分析,引起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情感性教育的关注与思考,并使之回归。
关键词:音乐教育;情感化;回归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令人担忧的种种问题,诸如只注重非审美的体验(知识、技术、历史、思辨)而忽视审美体验只习惯于把其他课程的教育目标简单地移植为音乐课程的目标,而忽视音乐教育自身的审美育人目标。
只注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注重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而忽视音乐教育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漠视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等等。忽视了音乐的情感性,致使我国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离开音乐本身而去教音乐的误区。人是万物之灵,自古就有喜、怒、哀、乐、悲、恐、思等7情6欲,而音乐作为1种情感的艺术,正是通过声音运动的形式来表现人的情感的,它是以人的情感为起点、为高潮、为过程、为归宿去表意、言志、传情。那么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哪里?笔者试从以下4方面进行探讨:
1、音乐教育的情感性首先体现在教育者对音乐情感的正确认识上,这是实施情感性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音乐是情感生活的摹写”,“情感、生命、运动和情绪,组成了音乐的意义”。但音乐内在的情感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而音乐情感的形式表现必须以音乐知识的掌握、技术的训练为基础。问题在于,许多教育者过分崇尚技术,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首位,不了解情感机制参与教育的全过程,甚至否定了音乐的情感意义的存在,使音乐课堂变成了技术训练场,忽略了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主动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者对音乐本质的模糊认识,进而将情感因素排除在音乐之外。那么音乐情感是否存在?这是传统的音乐情感论美学与自律论美学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2者各执己见,无法达到妥协。对此,著名现象学哲学家罗曼·茵伽尔登(Roman Indergarden)提出独到见解,他中肯地指出音乐自律论者之所以否认了音乐情感意义的存在,是由于将“声音的”和“音乐的”这两个概念相混淆,把非声音因素的“情感品格”。
从上可见,音乐的情感正是1种蕴含于音乐之中,而又由音乐表现出来的艺术化的情感。如果教育者脱离音乐情感而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这样从表面上看来可能会有1些成绩,但事实上却可能使学生对音乐生来具有的敏感和乐趣削弱,甚至磨灭。这种缺失情感的音乐学习和教育,实际上根本违背了音乐作为人类艺术的本性,与音乐美学、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学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
2、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自然发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疏通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师与学生之间多方面的渠道,3者之间达到了情感的相通与交流,得以互相对话。音乐情感体验,即音乐的欣赏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进行交流,获得对音乐的情感认知,既包括欣赏者对作品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的直觉体验,还包括对作品情感内蕴的理解。欣赏者对音乐情感意义的把握,需要在主客体的“视界融合”中去把握。其作用原理和特征是音响给人1种渗透力和张力,节奏与人内在心理节奏相呼应相协调,各种个性和风格的旋律在欣赏者和审美者脑海中形成相应的音乐记忆和沉淀,进而形成审美“心理图式”和音乐美感。
3、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体现在对音乐情感体验的正确认识上。
由于情感的复杂性及音乐艺术特有的时间流动性等特性,有时人们会对“音乐情感”产生错误的认识,有可能陷入将音乐的情感固化为理性认识的客观对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许多教师将音乐作品的情感意义仅仅视为1种客观的、被严格规定了的内容。这样,音乐审美活动变为了简单的--对应的理性认识活动,音乐作品的接受者与这样1种内容的关系被演绎成固化的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情感意义也成为属于音乐作品的“唯1正确的”、“不容置疑或更改的”认识对象。事实上,音乐情感体验是1种音乐审美活动,不同于1般的理性认识活动。
4、音乐教育的情感性还体现在合理看待音乐情感体验的多样化方面。
许多教师在看待学生音乐情感体验中的多样性问题上仍有很大困惑:让他们自由体会,结果5花8门,甚至有些体验完全和作品本意相悖。让他们跟随教师引导来体会,结果1个个无精打采,体验趋于惊人的1致和呆板。那么面对同1首乐曲,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种现象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者说它在何种程度上是合理的?对此,英国音乐学家柯克认为,不同的人可能由同1首乐曲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但是,认为每1种反应都是合理的论点确实是不能成立的。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然而,该问题还有另外1个方面。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各不相同,而且每个学生都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生活经验来体验乐曲表达的情感。因此,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在性质基本1致的前提下,在具体表现形态上出现各种差异,这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正常的。产生这种情感体验的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音乐的情感体验活动是1种欣赏者的主体活动,这种主体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讲“重要的是每人对1个主题的表现特性有他自己的感觉,对整个乐曲也如此。如果是1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别指望每次再听时,它的意思会完全相同。因而欣赏者意识中的乐曲,必然渗透着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带上他自己的主观色彩,在情感性质基本1致的前提下,是可以和作者创作这首乐曲时的情感体验不完全1致的。
从以上分析可见,音乐教育的情感性不仅体现在音乐教育者的观念中,而且实现于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这对广大音乐教育者提出了高要求。实际上,这是个本不能算作要求的要求,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应具有情感性的,但我们却把它丢了,现在只是要求我们做到本应做好的事情而已。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审美性,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的本质就是人的情感与乐音在美的形象中的交融与互动。在音乐教育中,正是情感搭起了教师、学生与音乐3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使得3者得以畅通交流。在音乐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不可将音乐混同于其他科目,不能停留在音乐教育的技术层面,而1定要看到和抓住音乐的情感本质,我们1定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情感性音乐教育的早日回归。
1 2下1页
上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