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是一篇阐述宇宙生(4)

2013-05-17 01:13
导读:; 五、与《文子》、《列子》的比较 “太一”或谓“一”,为“道”之别称,这一概念自老聃开始,后被传给文子、列子等道家后学。曾经被定为伪书的传
;



五、与《文子》、《列子》的比较

“太一”或谓“一”,为“道”之别称,这一概念自老聃开始,后被传给文子、列子等道家后学。曾经被定为伪书的传世本《文子》因竹简《文子》的出土而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它的真实可靠性,或许他日出土更多的地下资料会证明更多的曾经被定为伪书的传世文本真实性也未可知。简本《文子》尚“一”,“0564; 文子曰:‘执一无为。’”“2246 文子曰:‘一者,万物之始也。” [14](PP.27-34)传世本《文子》则多次谈到“太一”或“一”:;

天气为魂,地气为魄,反之玄妙,各处其宅,守之勿失,上通太一,太一之精,通合于天。(《文子•自然第八》);

老子〔文子〕曰: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之论…… (《文子•下德第九》)

故圣王执一,以理物之情性。夫一者,至贵无适于天下。圣王托于无适,故为天下命。(《文子•下德第九》)

假设“太一”即“一”的学说开始于关尹,那早于关尹的老聃弟子文子就曾大谈“太一”或“一”则作何解释呢?可见,“太一”学说在关尹之前就已存在。

《列子•天瑞》记载列子之言也提出“太易”(即太一)学说:

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穷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以“太易”(即太一)为宇宙的起源似乎是对《太一生水》思想的发展。据顾颉刚先生标点宋濂之《诸子辨》载“《列子》八卷,凡二十篇,郑人列御寇撰。……《天瑞》、《黄帝》二篇,虽多设辞,而其‘离形去智,泊然虚无,飘然与大化游’,实道家之要言。”则《列子·天瑞》的真实性也应可信。列子生活年代在前450——前375年,[15](P.616)文子“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16](P.769)笔者认为文子应稍晚于孔子而早于列子,“太一”学说文子受之于老聃而授之于列子。

六、与《管子·水地》篇的比较。

《太一生水》有“尚水的思想”,但它并未将水视为万物的本原,在该文本中水还没有被提高到如此的地位;在该文本中,水还仅是一个辅助物而已。《管子•水地》篇则视水为万物之本源,显然是《管子•水地》篇的作者受到《太一生水》的影响而提出这一概念。

陈鼓应认为“《管子·水地》篇为稷下道家作品之一,其成书约在战国中早期。《水地将老子的水提升而为最高的哲学范畴,成为万物之本原。《水地》篇与精气说也有关联,但它只提出‘水为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万物之本原、万物之准’,而并未发展出万物生成论的一套思想,所以《太一生水》可能晚于《水地》”,[17](PP.30—36)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我们知道《太一生水》并未将水视为万物的本原,而《水地》则明确提出“水为万物之本原、万物之准”;按照人类思维的规律和惯例,对某一事物的重视一般是从不(太)重视到(非常)重视再到不重视或转移视觉以重视他物的过程。、时期重视水,是出于日常生活经验或是受当时流行的“五行”思想的影响,但他们还没有将水提升到万物本原的地位。而稷下的《水地》则首先明确提出“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而后才提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管子·水地》的作者可能是受《太一生水》的影响而提出这一观念的。另一稷下道家作品《内业》开始转向了对气的重视(我认为也是受《太一生水》的影响,《太一生水》中有“上,气也,而谓之天。”);其后的《孟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特别是宋明以降尤为重视气,都将气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加以讨论。据此思维理路则可推知《太一生水》的制作时间应早于《管子·水地》的制作时间,如果说《管子·水地》成书约在战国中早期,则《太一生水》应出现于春秋战国之交,即老聃准备归隐之时。

据上所述,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楚简《太一生水》是出自即将归隐之时的道家始祖老聃之手而不是太史儋或关尹之手;再衡之以各种相关出土和传世文献,可以推知太一学说是按照老聃 →文子 →列子 →太史儋 →关尹这一谱系传承的。

参考文献:

[1]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 谭宝刚.《太一生水》乃老聃遗著[A].荆门郭店楚简研究(国际)中心.古墓新知[C].香港:国际炎黄出版社,2003.

[3]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记要[A].《》编辑部 、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会合编.郭店简与儒学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C].沈阳:辽宁出版社,2000.

[4]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4.

[5]中国古典名著整理组.四书五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6]百子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4.

[7]钱宝琮.太一考[A].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钱宝琮科学史论文选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8]赵东栓. 《太一生水》篇的宇宙图式及其文化哲学阐释[J].齐鲁学刊(曲阜),2001(4).

[9]丁四新.楚简《太一生水》研究[A]. 丁四新主编.楚地出土简帛文献思想研究[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0]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11]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2]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M].北京:出版社,1989.

上一篇:回顾和评述汉代以降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总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