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 要:的仁学,就是“人学”。孔子认为人类世(4)

2013-05-28 01:40
导读:孔子在以“明道”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同时,热情赞扬重“义”、谋“道”的“君子”精神。《论语·里仁》载:“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

孔子在以“明道”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同时,热情赞扬重“义”、谋“道”的“君子”精神。《论语·里仁》载:“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适,可也。莫,不可也。比,从也。君子以“义”为重,在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论语·学而》载:“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朱熹注曰:“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馀也。然犹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则可谓好学也。”君子把“道”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君子谋道不谋食”[3],终生“谋道”;“君子忧道不忧贫” [3],时时“忧道”。

(2)以“为人”区别“君子”与“小人”

儒家认为,“人”是社会的人, 人人都要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只有在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归根到底,是一个“为人”的问题。“为人”的问题,关键是态度问题。《论语·为政》载:“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子路》载:“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子曰: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朱熹注曰:“周,普徧也。比,偏党也。皆与人亲厚之意,但周公而比私耳。”“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孔子以“周比”、“和同”、“泰骄”对举,说明“君子”与“小人”为人的不同态度,以区别“君子”与“小人”。

在以为人的不同态度区别“君子”与“小人”的同时, 孔子指出了“君子”与“小人” 为人的不同态度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君子循理,而小人役于物。《论语·述而》载:“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朱熹注曰:“坦,平也。荡荡,宽广貌。”朱熹引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由于君子循理,所以“君子求诸己” [3], 由于小人役于物, 所以“小人求诸人” [3]。

(3)以“处事”区别“君子”与“小人”

“人”服务于社会,就要为社会干实事。如何干实事?这也有个态度问题。《论语·公冶长》载:“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子产是孔子曾经师事过的郑大夫公孙侨。这里所谓君子之道四,指“行己”、“事上”、“养民”、“使民”的四种态度,即以谦逊立身行事、以谨恪事奉尊长、以爱和利服务百姓、以公正百姓。孔子认为为社会干实事,行君子之道,关键是要“主忠信”和正确对待自己。《论语·学而》载:“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朱熹注曰:“人不忠信,则事皆无实,为恶则易, 为善则难,故学者必以是为主焉。”朱熹引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於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

《论语·子路》载:“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里仁》载:“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颜渊》载:“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宪问》载:“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里从“处事”的四个方面的不同态度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易事而难说”、“小人难事而易说”,“说”,读“悦”。朱熹注曰:“君子之心公而恕, 小人之心私而刻。”此“君子”、“小人”“处事”态度不同之一也。“君子怀德”, 君子存其固有之善;“小人怀土”, 小人溺其所处之安。“君子怀刑”,君子畏法;“小人怀惠”, 小人贪利。朱熹注曰:“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朱熹引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 所以为小人。”此“君子”、“小人”“处事”态度不同之二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不成人之美,成人之恶”, 朱熹注曰:“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故其用心不同如此。”此“君子”、“小人”“处事”态度不同之三也。“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邢昺疏曰:“言君子小人所晓达不同也。本为上,谓德义也;末为下, 谓财利也。言君子达于德义, 小人达于财利。”朱熹注曰:“君子循天理,故日进乎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汙下。” 此“君子”、“小人”“处事”态度不同之四也。

上述以“明道”、“为人”、“处事”区别“君子”与“小人”,是具体的分辨“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的根本不同在于《论语·里仁》所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宋)荆门军知军陆九渊认为,“大概论之,在于为国、为民、为道义,此则君子人矣;大概论之,在于为私己、为权势、而非忠于国、循于义者,则是小人矣。”[6]

孔子的仁学,就是“人学”。子曰:“仁者人也”[7],“人能弘道”[3],是“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3]的君子。这样的“人”“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8],能“为仁”、“成圣”, 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能“克己”、“爱人”的“人”,是孔子仁学所推崇的大写的“人”。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注释

[1]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8页。

[2]《陆九渊集·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第276页。

[3]见《论语·卫灵公》

[4]见《论语·泰伯》

[5]见《论语·颜渊》

[6]《陆九渊集·语录上》第405页。

[7]见《礼记·中庸》

[8]见《论语·季氏》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摘 要:20世纪前半叶,中外学术界关于唐代经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