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上国家宗教(state religion)的状况,在宗教学(4)

2013-06-08 02:45
导读:其次,大夫是封邑内的君主和教长。作为周王国最基层方域的君主,大夫也具有教长的某些特征。在春秋时代,“政”与“祀”并存,人们习惯于把一个大

其次,大夫是封邑内的君主和教长。作为周王国最基层方域的君主,大夫也具有教长的某些特征。在春秋时代,“政”与“祀”并存,人们习惯于把一个大夫政权的存在称为“祀”。在宋国,国君讨伐向魋,向巢惧而奔鲁。 宋君派人劝向巢留下,说:“寡人与子有言矣,不可以绝向氏之祀。”(《左传》哀公四年)延续向氏祖庙的烟火不断,就是保留向氏政权。大夫华耦到鲁国访问,他对鲁文公说:“君之先臣督得罪于宋殇公,名在诸侯之策。臣承其祀,其敢辱君?”(《左传》文公十五年)这里把继承大夫权力称为“承祀”。在卫国,卫人讨伐宁氏之党,石恶奔逃晋国。“卫人立其子圃,以守石氏之祀”(《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在郑国,《左传》昭公十六年记子产说:“孔张,君之昆孙子孔之后也,执政之嗣也,为嗣大夫。承命以使,周于诸侯,国人所尊,诸侯所知,立于朝而祀于家。”这里把问题说得更明确,同时指出了孔张是“嗣大夫”并“祀于家”这双重角色。所以,杨伯峻注云:“立于朝谓朝有官爵,祀于家谓家有祖庙。”文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献中此类事例虽不太多,但事实同样很清楚,大夫不仅是“家”的君主,而且是“家”的唯一主祭人。

综上,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下,天子是绝对意义的君主和教长,他的意志具有上的最高权威,他对上帝的意旨有唯一的解释权,对宗教活动有最高的仲裁权。诸侯和大夫是相对意义的君主和教长,他们的意志在各自的封域内有政治威权,对封域内的宗教活动拥有主祭权和仲裁权。因而,周代的天子、诸侯、大夫与秦汉以后国家的各级官员不同,与秦汉以后宗教的各级僧官也不同。他们是政、教合一的领袖。顾颉刚先生曾敏锐地注意到,“中国古代所谓唐虞之世者,是否有类于印度,今不可知;或君主既属婆罗门等级,以祭司身分执掌政权,亦不可知。今所可知者为商周,其时君主或称‘帝’,或称‘天王’,表示其地位超乎人而近乎天”14。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种姓虽然高贵,教权虽然隆盛,但同中国商周时代的天子、诸侯、大夫相比,不免黯然失色:后者不仅有圣达的神性,而且有世俗的威权。当然,商周时期的各级族长虽是宗教领袖,是教长,但不是祭司。作为具体的执事人员,祭司是教长的臣仆。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三、政府组织:行政机构与祭司机构

在商周部族国家状态下,各级族组织的领袖不仅是政治首脑,而且是宗教领袖,一身而二任。若使各级君主独自完成上述双重职责显然不可能15,他们必须组建起一套机构方能有效地完成这一使命。正是这样一套政府机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上古国家的诞生。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朦胧的记忆中,上古时代国家的职官分为两大系统:一个是神职系统,一个是政治系统。《国语·楚语下》记观射父论“绝地天通”说,古者,“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又说,颛顼之时“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北)正黎司地以属民”。在这里,神职系统与政职系统并存,而以神职系统为先。《左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鳲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从表面上看,上述“五鸟”、“五鸠”分别是天官和民官,天官司星历,民官司民事。但是,在远古时代,星历之事与现代天并非同类概念,其背后隐匿的是星相筮卜之类的活动,是神务。再看《礼记·曲礼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将朝官划分为“天官”和“五官”,“天官”典司“六典”,即司理宗教活动;“五官”典司“五众”,即司理民事活动。这比前述郯子所言“五鸟”、“五鸠”,要明朗得多。商周时代的政府机构是否有上述特征呢?下面我们试作剖析。

商代职官情况目前尚不太清楚,文献不足徵。近年来,有些学者利用卜辞对商代官制作专题研究16,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卜辞中反映的官职支离破碎,有些含混不清。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有限的资料综合起来,然后依照我们的理论框架归类,从而试图勾勒出商代官制概貌。依据卜辞记录,同时参照传世文献资料,大略说来,商王朝政府机构中的职官至少包含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神务职官,从事宗教和活动。宗教活动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温床,祭司是文官的前身。在商代,这二者是合一的。常见的这类职官有:(1)贞人。卜辞通常的辞序是“干支卜,某贞”,除“王贞”和“子贞”之外, 其他的“某”均是从事专门占卜活动的祭司。见于卜辞的贞人数以十计,他们地位很高,有时由侯国之长兼职17。贞人的职责是主持占卜活动。(2)卜、多卜。卜辞习见“卜某贞”、“卜某曰”、“多卜曰”之例, 表明卜者是参与占卜活动的神职人员。在某些场合,“卜”和“贞”是同一人;有些场合不是。这似乎意味着贞人与卜人二者职务既合又分的不确定状态。(3)作册。《前编》4·27·3片记作册受王命赏小臣■,《京津》703 片甲背有“作册”二字,表明商代已有作册之职,其职责与奖赏册命活动有关。(4)史。 卜辞中有“才南土,告史”(《甲编》2902)、“丁酉,史其■告〔于〕南室”(《续编》2·6·3),“土”是社,“室”是庙堂,显然史与宗教活动有关。 虽然甲骨文字中“史”与“事”互用,但并不宜因此否定史职的存在。(5)巫。卜辞中有“巫”(《合集》5648),《尚书·君奭》中提到商代故臣有巫贤、巫咸,通于神人之际,则巫为神务职官。

第二种类型是政务职官,负责生产、军事、政治活动。此类职官较第一类职官为多。(1)耤臣。卜辞如“令某耤臣”(《前编》6·17·5)、“令某小耤臣”(《前编》6·17·6),学界通常认为这是藉田的官吏。(2)工、司工。卜辞如“壬辰卜贞,唯弓令司工?”(《合集》5628正) “王其令山司我工?工载王事?”(《掇一》431)仅从卜辞的内容难以看出“司工”的职责,有学者以西周金文“司工”职务为释,则“司工”可能是管理工程的官职。(3)吏。卜辞中有“大吏某”之例,“某”为人名, “吏”应是一职官,故有“黄尹保我吏”(《乙编》1189)之文。卜辞中有“吏步”(《铁云》250·1),又有“令我吏步伐邛方”(《图录》12-13)。“吏”至少与军事活动有关。(4)师。卜辞中有“师或”、“师丙”、“师戈”等, 《尚书·盘庚》中有“师长”,“师”当为军事职官。(5)马、多马。卜辞中有“唯马乎射”(《金璋》401)、“唯马乎取”(《甲编》354)、“多马逐鹿”(《乙编》4615), 知“多马”是与狩猎活动有关的职事。(6)亚、多亚。卜辞中有“其令马、亚射鹿”(《甲编》2965)、“令多亚……”(《元嘉》16),参照《尚书·酒诰》中“惟亚惟服”,知“亚”是与狩猎相关的官职。(7)射,多射。 卜辞中有“令多射”(《后编》上·30·5)、“多射往囗,亡祸”(《续编》3·46·5), “射”当为管理弓射有关活动的职事。(8)卫。卜辞中有“呼卫?勿呼卫?”(《续编》5·15·10)“王其呼卫?”(《戬寿堂》40·1)“卫”当是担任戍卫的军事职官。(9)戍。卜辞习见“戍某弗雉王众”句型,“某”指人名,故“戍也是官名”18。“戍”的职责,是统帅王众征伐作战或守卫。(10)犬、多犬。卜辞如“盂犬告鹿,王其从?”(《续存》2·821)“犬中告囗,王其射?”(《粹编》935)郭沫若说:“犬中,盖犬人之官名中者,《周礼》秋官有‘犬人’职。”

上一篇:摘 要:近百年来,有关对儒学现代价值、儒学当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