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内经》在追求人与天地的自然的合一的过程中发展出“五运六气”说。“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大的循环,当然有其局限性。前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与下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一定会有所出入,甚至有较大的出入,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反作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内经》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合一的思维理路仍值得肯定,借助当今的科技手段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易》学“唯变所适”的理论可以随时弥补学某些定式理论的不足。《易》学发展至京氏时代已将天干、地支、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完备地纳入卦体,并以之作为占测灾异、谴诫人主的主要理论根据。在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时代,人主的施为对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极为有限,但《易》学对人文和合状态的孜孜追求仍值得肯定,对现代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仍具有启发意义。《易》学趋时变通的永远都不会过时和衰老。医、《易》两种“天人合一”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完全可以同时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与人文的合一,从而贯通自然与人文,真正做到人与天、人与人的和谐如一。
;
参考文献:
[1] 高士宗. 黄帝素问直解[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 南京中院中医系.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刘大钧. “卦气”溯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5).
[4]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8, (8)
[5] 林忠军.易纬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2.
[6] 刘大钧. 周易古义考[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5).
[7] 张文智. 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兼论京易纳甲、建候、积算的建构机制[J]. 周易研究2002, (2).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