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学”与郭店竹简(1)学毕业论文网(2)

2013-08-08 01:08
导读:二 郭店竹简中的学 1. “学 甲 ”与“教 甲 ”: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 甲 ”主要有: (1)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 甲 不学 甲 ,复众之所过。是故圣

二 郭店竹简中的学

1.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老子》甲本12号简];

(2)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学[《老子》甲本17号简];

(3)可学也而不可迪其民,而民不可止也。尊仁、亲忠、敬壮、归礼[《尊德义》20号简]。

(4)仁与义就矣,忠与信就矣。作礼乐,制刑法,学此民尔,使[《六德》2号简]

(5)或从而学诲之,谓之圣。圣也者,父德也。子也者,会最长材[《六德》21号简]

(6)王之学民也,不使此民也忧其身,失其偏。孝,本也。下修其[《六德》41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主要有:

(7)也。夫圣人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亲也;时事山川,教 [《唐虞之道》4号简]

(8)有敬也;亲事祖庙,教民孝也;大教之中,天子亲齿,教民弟也。先圣[《唐虞之道》5号简]

(9)与后圣考,后而归先,教民大顺之道也。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唐虞之道》6号简]

(10)×礼畏守乐孙民教也。咎由内用五刑,出弋兵革,罪泾 ××[《唐虞之道》12号简]

为子上顶有一个爻,爻是在古代是智慧的象征,可以理解为头上顶有智慧,为觉者,有智慧的人,借用现代的词汇是说这个人是个“觉悟的(圣)人”。教为教化爻辞(知识、智慧)之意。学与教都针对爻辞(知识、智慧)的。一个为已知,一个为教知。

从上面竹简的内容可以看出,学在竹简中出现时,一般是和“圣”,“王”等一起出现的,这种意义上的学,即为成“圣人”,成“王”之学。学表现的人更像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一个觉悟的人,是“圣”,是“王”。但是即使是已经觉悟的人,对于民众的教育应该采用启迪的方式来引导,否则就不可以用来阻止民众的举动。结合《老子》中出现的学,“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就是启迪那些没有明白(觉悟)的人,来改正他们的错误。而圣人的这种对民众的启迪,是“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学”的。

而教教育的内容则是教民“有尊”、“有亲”、“孝”、“弟”、“大顺之道”,这里体现的正是“圣人”、“王”的一种使民“觉”,使民顺道的一种教化,而老子对此也认为此乃圣人所为。

2.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绝学无忧,唯与可,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老子》乙本4号简];

(2)学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尊德义》4号简];

(3)学非改伦也,学己也。禹以人道治其民,桀以人道乱其民。桀不易[《尊德义》5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主要有:

(4)学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尊德义》4号简];

(5)善者民必众,众未必治,不治不顺,不顺不平。是以为政者教道[《尊德义》12号简];

(6)之取先。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淑德清壮。教 [《尊德义》13号简];

(7)以辩说,则民势陵长贵以妄。教以艺,则民野以争。教以技, [《尊德义》14号简];

(8)民少以吝。教以言,则民訏以寡信。教以事,则民力啬以面利。[《尊德义》15号简];

(9)教以权谋,则民汤 远礼亡亲仁。先之以德,则民进善焉。[《尊德义》16号简];

(10)怨,上思则××。夫生而有职事者也,非教所及也。教其政,[《尊德义》18号简];

(11)不教其人,政弗行矣。故终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学也而不可疑也,[《尊德义》19号简];

(12)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凡性[《性自命出》9号简];

(13)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礼作于情,[《性自命出》18号简];

(14)善其即,好其颂,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拜,所以××× [《性自命出》21号简];

(15)凡古乐龙心,益乐龙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28号简];

(16)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未教 [《性自命出》51号简];

(17)君子之于教也,其道民也不浸,则其淳也弗深矣。是故亡乎其身而[《成之闻之》4号简];

(18)教民也,始于孝弟。君子于此一偏者亡所废。是故先[《六德》40号简]

上面空缺爻,可理解为缺少爻,即未知;需要爻,即需要知,所以要学。教上面为爻,下面为口,可理解为把爻通过口说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授课、言传。教和学构成了一组词,所以一般成对出现。

从上面竹简的内容可以看出,教的主要内容为“礼”、“乐”、“言”、“事”、“权谋”、“政”、“乐”,从(17)可以看出,教教出来的是不深的,说的通俗一点是好像在作表面上的教育,而(12)则强调了虽然人的性是一样的,然而由于教乙的作用,使得人的用心各异。而老子所用的绝学则主要指这些方面。

3.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老子》乙本3号简];

(2)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故能辅万物[《老子》丙本13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 “教”主要有:

(3)有敬也;亲事祖庙,教民孝也;大教之中,天子亲齿,教民弟也。先圣[《唐虞之道》5号简]

(4)乐,或生或教者也。[《语丛一》43号简]

《老子》甲本是郭店《老子》三个抄本中最古老的版本,由于《老子》甲本中“学不学,复众之所过”与丙本中的“学不学,复众之所过”是说的同一句话,我们可认为学与学是同一个意思。

  教比教左边多了一个子,而(3)中提到的教特指大教,天子亲齿。

4.     “学”与“教”: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学”主要有:

(1)不教其人,政弗行矣。故终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学也而不可疑也,[《尊德义》19号简];

(2)而学或使之也。凡物亡不异也者。刚之柱也,刚取之也。柔之[《性自命出》8号简];

(3)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36号简];

郭店竹简中出现的“教”主要有:

(4)学可益也,教为可类也。教非改道也,教之也[《尊德义》4号简];

从(2)可以看出,学是由“或使之”的,人都是不同的,钢柱的本性是刚性,应该用钢,而不要求千篇一律。在(3)中更强调了用心之难,但是还是认为要从其所为,在快乐中进步,和(2)中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在(1)中出现的“故终是物也而又深焉者,可学也而不可疑也”,如果道理太深,这种情况下只能去学了,可见,学有揣摩、参悟等意思,对一些道理很深,只有靠自己去体会才能明白。

的右边为父(或理解为监督教育用的鞭朴),教更强调了督导、监督、改正、引导等意思。

5.    特殊字形

学(教)其也[《语丛一》61号简]。

由于此简缺乏上下文语境,暂不考虑。

当然,这里只是根据文字结构结合各片语境作初步推断,初次尝试,对于其中错误之处还望方家多多指正。

三 竹简文字给我们的启示

3.1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早期儒家和道家的学和教在开始时都有着丰富的含义,有些内容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太容易理解的,而且儒道的分歧与融合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文本更加复杂。

3.2以现代汉语中的“学”和“教”去限定古本中的“学”和“教”的意义,这是《六经》注我的一种做法,这种做法对于秦统一文字以后的文本整理中比较适合,如帛书、汉简的整理,但是,对于战国竹简来说,还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3.3 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也叫《伊川易传》的序中说:“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观会通以行其典理,则辞无所不备。”“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予所传者辞也,由辞以得其意,则在乎人焉。”程颐在这里强调了卦爻辞是用来表达圣人之意的,不了解卦爻辞,不会懂得圣人之意,理和象是融合在一起的。

对于经典古本的读法,我们是否也可以借用程颐的说法,从文字中去发现古本中那些古老的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去玩味、体会隐藏在老子及早期儒家文本背后丰富的思想内容。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子思从学考释(1)学毕业论文网 下一篇:色语、酷语和秽语:流氓叙事的三大元素(1)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