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主要参考文献: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4月。
[2] 王炳照, 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 先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徐古甫,濮茅左《甲骨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4]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98年1月。
[5] 唐冶泽,《甲骨文字趣释》,重庆出版社,2002。
[6] 邓和,《中国文字结构选解》,学苑出版社,2002年5月。
[7] 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权摹补《金文编》,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7月。
[8] 李学勤顾问,汤馀惠主编,赖炳伟副主编,徐在国、吴良宝编纂《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9] 方以智,《通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10]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甲》,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1]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乙·丙》,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2]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尊德义》,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3]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4]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5]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六德》,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6]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7] 荆门博物馆编著,《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一》,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
[18] 张守中,郝建文,张小沧,《郭店楚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3年。
[19]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原始社会-南北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19]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3年。
[20]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21] 陈鼓应 主编《道家文化研究—“郭店竹简专号”》第十七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8月。
[22] 崔仁义著,《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3] 王博著,丁原植主编,《简帛思想文献论集》,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
[24] 丁四新著,《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2000年10月。
[25] 方克立,李兰芝,《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26]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Learning” and Guodian Bamboo Slips
Abstract: There are several different “Learning “(and “Teaching”)ways of writing characters. However, most Guodian Bamboo Slips thought researchers didn’t study the difference thoroughly. This article lays emphasis on the difference of “Learning” character through Archaeological Study before or equal of Guodian bamboo slips period([which includes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inscriptions on bronze]. And also referring some scholars viewpoint on ”learning” of different period, such as Xu Shen of Han dynasty, Zhu Xi of Song dynasty and Fang Yizhi of Ming dynasty.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