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1)学毕业论文(2)

2013-08-13 01:13
导读:。 [1]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頁145、209、174。 [2]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第145頁。 [3] 劉信芳:《
。     

[1]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頁145、209、174。

[2]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第145頁。

[3] 劉信芳:《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2000年第1期,頁44。

[4] 黃錫全:《讀上博楚簡札記》,廖名春編:《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2002年3月,頁29。

[5] 李锐:《郭店楚简〈穷达以时〉校释》(稿本),2002年11月。

[6] 详参张光裕等《郭店楚简研究》第一卷《文字编》,台北:艺文印书馆,1999年1月,页45~47。

[7] 劉信芳:《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2000年第1期,第44頁。

[8] 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中国哲学》第20辑,瀋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页44。

[9]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第174頁。

[10]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8月,页522。

[11] 陳偉:《郭店簡書〈尊德義〉校釋》,《中國哲學史》,2001年第3期,頁116。

[12] 劉信芳:《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2000年第1期,頁44。

[13]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页651。

[14] 《全唐文》卷四一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页1891。

[15] 《全唐文》卷四八四,页2193。

[16] 楊士奇等:《歴代名臣奏議》卷一百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 楊士奇等:《歴代名臣奏議》卷二六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頁129。

[19]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頁132。

[20]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頁485。

[21] 劉信芳:《郭店簡〈緇衣〉解詁》,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頁167。

[22] 陈伟:《上博、郭店二本〈緇衣〉对讀》,《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3月,页419。

[23] 黃錫全:《讀上博楚簡札記》,廖名春編:《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3月,頁28~29。

[24] 虞萬里:《上博簡、郭店簡〈緇衣〉與傳本合校補證(上)》,《史林》,2002年第2期。

[25] 此文1999年10月也在武汉大学召开的“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交流过。

[26]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孔子閒居〉和〈緇衣〉楚簡管窺》,《中国思想史论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5月,頁247;又见《新出楚简试论》,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5月,页279。

[27]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彙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页1112。

[28]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一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页259。

[29] 廖名春、邹新明校点:《荀子》,瀋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页49。

[30]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141~142。

[31]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页142。

[32] 王力:《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32。

[33] 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页511。

[34] 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年,页120。

[35]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卷三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页958。

[36]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卷三上,页958。

[37]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卷三上,页144。

[38] 高鸿缙:《中国字例》,台北:三民书局,1960年,页607。

[39] 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页461~462。

[40] 简文考释详见廖名春《郭店楚简〈六德〉校释》,《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2000年8月,页76~78。

[41]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188、189頁。

[42]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页518、520。

[43] 廖名春:《郭店楚简〈六德〉校释》,《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页78。

[44] 涂宗流、刘祖信:《郭店楚简先秦儒家佚书校释》,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2月,页204、206。

[45] 陈伟:《上博、郭店二本〈緇衣〉对讀》,《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页419。

[46] 吕浩:《〈郭店楚墓竹简〉释文订补》,《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页279~280。

[47] 邢昺:《尔雅注疏》,卷二,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2575。

[48]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页141~142。

[49] 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子家语》,瀋陽: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页60。

[50]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页26。

[51] 王先谦:《後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页981。

[52] 王先谦:《後汉书集解》,页1016。

[53]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2429。

[54] 沈约:《宋书》,页2445。

[55] 杜佑:《通典》卷一百四,礼六四,沿革六四。

[56] 国学基本丛书《国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页6。

[57] “多”当训为贤或好。《吕氏春秋谨听》:“少人,则说者持容而不极,听者自多而不得。”高诱注:“自多,自贤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天下不以多张子而以贤先王。”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三制”解(1)学毕业论文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