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新历史主义文学评论强调文学文本与历史二者的互动。有预见的文学文本能参与历史的发展和建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以真实的描写和直呼的说教,唤起人们对包含种族问题、女权问题等社会变革危机的警觉,从而推动历史的进程。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 文本; 历史.
Abstract : New historicism stres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oth texts and history. Literary texts may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y. Such New Historicist tenets provide new paradigm in the reading and interpreta2
tion of Mrs. Stowe’s novel Uncle Tom’s Cabin . The novel is full of realistic descriptions and passionate preach2ing , both working simultaneously to make the novel an exemplifying text for New Historicism.
Key words : New historicism ; texts ; history
新历史主义有这样一句名言:“文本是历史的,历史是文本的。[1 ] (P67) 新历史主义不仅提供了一种解读文本,评价作品的新方法,而且还启发了人们对待文学,理解历史,把握处理历史与文学,历史与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新概念。文学对历史的阐释和在历史中阐释文学,说明文学与历史具有某种互动关系。文学并不被动地反映历史事实,而是通过文本对复杂世界的阐释,参与历史意义的创造过程,甚至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利运作和等级秩序的重新审理。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不是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大于文学的想象和虚构,而是文学大于历史,文学给历史注入了生命。当然,文本与历史,二者一直处于一种张力场中。斯托夫人写于19 世纪中叶的揭露美国蓄奴制度黑暗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既提供了当时历史的见证,也揭示了时代变动的征兆。斯托夫人成功地唤起了人们反对奴隶制的斗志,使文学文本参与到历史的发展和建构,恰到好处地验证了新历史主义倡导的“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本文试图根据斯托夫人的著名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来探讨小说文本所体现的这种张力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结束语一章非常详尽地阐述了作者的创造动机。她本来“不愿与闻奴隶制的事,因为这个问题探讨起来太痛苦了”[2 ] (P484) 。并认为“随着知识和文明的进步,这个制度终将灭亡。但自从1850 年的法令颁布以来,作者万分震惊地听说, 许多善良的人们,竟赞同抓捕逃跑的奴隶,她便想“用生动形象的手法,绘声绘色地把奴隶制的实质表现出来。她“竭力想把它最好的方面和最坏的方面都做公正的描述。”她甚至担心“在那笼罩着死神的幽谷里,还有许多东西没有揭露出来。新历史主义者们打破了历史的“真实假象。“他们认为,历史文本的运作方式是‘编织情节’,即从时间顺序表中,取出事实,然后把它们作为特殊的情节结构进行编码,这种编织情节的方式与文学话语的虚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3 ] (P179) 一言以蔽之,历史文本与文学话语具有源于真实,高于真实的共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就是这样的一个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高度重合的典型范例。正如作者所说,“构成本书的很多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根有据。其中大部分系作者本人或她的亲戚朋友耳闻目睹的事实。”有些最悲惨、最可怕的情节,在“ 最离奇、现实生活中也都有根有据。”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 斯托夫人通过对各种人物的栩栩如生和入木三分的描写,使其文本具有历史性的真实感,从而成功地展现了一幅历史的画卷。
小说中第一类型典型人物是以奴隶贩子黑利为代表的恶人。作者以极其厌恶的语气描写黑利道:“此人身材短粗,其貌不扬,形容猥琐,且带一副装腔作势,趾高气扬的神气,一望便知是那种在社会上不择手段,一心往上爬的小人。”用谢尔比先生的话说: “与其说他是一个狠毒的人,倒不如说他是个麻木不仁的人——只热衷于做买卖,赚钱,冷漠无情,铁石心肠,翻脸不认人。只要能赚大钱,连他的亲娘都可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卖—尽管对老太婆不见得有坏心。”(p37) 所以,他会用各种卑鄙手段从黑人中猎取“商品”,拆散他们的家庭,分离他们的骨肉,竟恬不知耻地说:“人道主义是我经营的支柱。”“譬如说卖孩子——我先把孩子他娘支开—— 眼不见,心不烦嘛,你知道,一旦楼去人空, 她们莫奈何...... ”(p7) 他的一个搭档是个“活阎王”, 黑利认为像他那样对待女黑奴“会毁坏她们的容貌, 她们会变得疾病秧秧、面黄肌瘦,有时会变得丑陋不堪”。(p7) 这样到头来,会毁了自己的非法暴利。正是这个黑心狼,在密西西比河中押运奴隶的轮船上,把一个熟睡的年仅十个月大的男孩,乘他母亲不在身边
时偷偷地卖给了岸上人,逼得男孩的母亲投河自尽。“那颗可怜的、滴血的心,终于停止了跳动。那条河依然泛着晶莹的波浪和涟漪欢快地流淌,好像它并没有把那颗心淹没。”(p143)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个恶人的典型代表奴隶主勒格里出现在小说中。这个红河岸边的棉花种植主,矮小壮实,举止粗鲁,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和浅灰色的眼珠,一看就叫人生厌。他对黑奴的折磨,“连魔鬼都惧他三分”。在他的农场里,黑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们在监工的皮鞭下,进行繁重的劳作。他还经常亲自动手打人,以至于他的手变得“像打铁的铁锤或铁疙瘩”,并得意扬扬地说:那是“打黑鬼练出来的老茧”。(p482) 为了不让奴隶逃跑,他还豢养了一群凶猛的恶狗。他散播仇恨,制造仇恨,用仇恨控制奴隶。他居心不良地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一心让汤姆的脖子,把你的血一滴一滴地吸干!”他把汤姆打得遍体鳞伤,虚弱无力,还要他跪地、干活、接受百般凌辱。最后他竟恶狠很地说:“我要数一数你身上到底有多少血, 我要一滴一滴的数, 直到你屈服才罢休!”(p452)
通观全书,作者赤裸裸地描述了美国奴隶制度下的一些吸血鬼。其中突出的一个是阴险毒辣、谙于谋财之道的奴隶贩子黑利;另一个是剑拔弩张、面目狰狞的恶棍奴隶主勒格里。他们靠榨取奴隶为生,同时又以虐杀奴隶为乐。他们人性丧尽,成了绞杀奴隶的活机器。此外,作者也真实可信地强调了个别“善良的”奴隶主的个性能保障奴隶的生命安全,但她明确指出:有些骇人听闻的事件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种不公正乃是奴隶制本身固有的特性,没有它,奴隶制就无法生存。”(p482) 因此,在描写奴隶的苦难与某些“好心”奴隶主的性格修养时,并没有赋予任何奴隶主以完美形象。即使是圣·克莱尔,也是外表温文尔雅, 内心绝顶自私,一直陷于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之中。他对汤姆的恻忍之心主要来自于他那可爱淳朴的小伊娃的影响,早在她去世之前她就向他要求过给汤姆自由,但他犹豫不决,终于因他的意外丧命而使汤姆在苦海中越陷越深。所以他曾自责过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良知,他受的教育,社会的要求都呼唤他做一番崇高的事业,但他没有做; 人类遭受苦难,痛苦挣扎,他却苟且偷生,醉生梦死,袖手旁观。”(p343) 他坦率地承认:“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在阳世早已把黑人整个种族交给了魔鬼,哪里还管他们到阴间以后的命运如何!”(p233) 去管理奴隶和惩罚奴隶。当汤姆拒绝时,他就百倍疯狂地折磨汤姆。正如女奴凯茜所说:“你激起了他对你的仇恨。这仇恨会天天跟着你,像恶狗一样咬住你(p418)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