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轩辕”考
“轩辕”是人名,也是星名。然而,对于《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一句中之“轩辕”,从王逸开始,历代注家均只注为“黄帝名”。如果“轩辕”只是人名,那么,如何理解《远游》中“不可攀援”四字?王逸、汪瑗等以为“黄帝以往,难引攀也”,或曰“盖 谓高阳邈以远矣,轩辕不可攀矣,而王乔庶几或将遇之而从之娱戏也。”此说以“时间久远”来解释“不可攀援”,但无说服力。因为轩辕固然历史久远,而王子乔乃春秋时人,离屈子至少也有二百多年,难道不也久远吗?焉能“庶几或将遇之而从之娱戏也”?胡文英则认为轩辕“以帝王尊严,不得娱戏从游也。”此说以“地位尊卑”来解释“不可攀援”,亦属牵强附会。要之,只将“轩辕”注为历史人物的名字,对于合乎逻辑地理解诗句原意颇多滞碍。
实际上,在楚辞中,人名与星名,神名与星名,往往兼容,不必一定分开。星宿是自然界中的客观存在,其名字乃后人所加。星宿本身可能早已存在上亿上万年,《星经》之类书籍为重黎羲和之后诸多先秦天文学者如石申、甘德等辈所著,星名亦乃此辈根据一些神话传说所附会加上。诗人们作诗时写到这些星名,似乎往往带有双关含义,注家们一定要根据诗歌原文仔细领会,不可武断。如“太一”、“司命”,王逸均注为“天神”,而“五臣”、洪兴祖等均注为“星名”,对于理解原诗含义就更容易些。洪兴祖在《大司命》这个题目下甚至根据诗歌原文尖锐地指出:“(司命)其非宫中小神明矣。”同是《远游》中“奇傅说之托辰星兮”一句中的“傅说”,如果解释成人名,恐怕就很难理解诗歌原意,即使注为寓言,全句也是滞涩难通;而注成“星名”,则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如果换个角度来解释《远游》中的“轩辕”,即将“轩辕”释为星名,前后诗义就可贯通。因为轩辕星在遥远的南天空中,永远不会降落人间;而王乔为仙人,有时还会“乘白鹄住山颠”,因此,一心想成仙远游的抒情主人公“庶几或将遇之而从之娱戏也”。如果作这样的解释,那么《远游》“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两句的含义,读者是否就能更容易理解些?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