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周易》与“中和”的美学观(1)学毕业论文

2013-11-14 01:24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周易》与“中和”的美学观(1)学毕业论文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中和”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

“中和”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有着密切联系。“中和”的思想,最早是由于音乐要求音声和谐而提出的,到《礼记·中庸》,则将其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般认为,所谓“中和”,它所 强调的是位置的守中、行为的适中与恰到好处,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知道,《周易》先有八卦、六十四卦卦画,次有卦爻辞,最后才有《易传》,从而构成《周易》的完整体系。如果将这几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其中有关“中和”的哲学—美学思想,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天人合一”。《周易》的所有思想,都是从“天道”中来:卦画的基本要素“—”与“—”,是对日月运行的某种形式的记录;三画的八个经卦,象征八种基本的自然物。然而这个“天道”不是孤立、异己的“天”,由八卦推衍到六十四卦,即已构成象征人和自然的有机整体。例如《乾》卦由“潜龙勿用”到“亢龙有悔”的发展过程,象征的便是“君子”或“大人”由隐到显、由穷到达的生命历程。再发展到《易传》,则进一步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化和体系化了。《乾卦·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有人认为,《周易·上经》三十卦明天道,《下经》三十四卦明人道,实际上就《易传》的阐述而言,上、下经都是由天及人、天人不分的。其原则是要求人的行为符合天道,做到与天无违、以德立世。《象辞》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类的表述,便都是遵循这一原则。

  显然,在《易传》看来,人对天地自然的效法,是至善至美的“大德”,并由此进而提出了“三才”理论。《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人处于天地之“中”,使整个卦符构成天人合一的中和之象。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天时”、“地利”、“人和”异乎寻常地强调,不过是追求天与人的统一与和谐这一根本目标而已。同时,《易传》根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理,认为人道与天道、地道之间是一种同构关系。“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传》)。所谓“阴阳”、“柔刚”、“仁义”,就是天、地、人的类比属性。

  《周易》注重天人类比、和合的“中和”思想,不仅渗透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后世的文艺美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和诗歌创作,无不追求意与象的沟通、情与景的融汇、人与天的冥合,乃至成为两千余年来艺术领域带有普遍性的审美趣味。

  其二是“阴阳相济”。《说卦传》曰:“易以道阴阳。”阴阳之道是《周易》的核心,也是其“中和”思想的立足点和载体。《易传》把天、地、人统一于“阴阳”、“刚柔”的交感作用,构成天地、父母、男女等阴阳互求、天人合一的美好图景。阴阳作为事物的两种属性,既是对立的,也是和谐的。清代思想家连斗山在《周易辨画》中指出:“两美相合为嘉”,就是说,阳与阴乃世之两美,有相感相合之德,阳遇阴则通,阴遇阳则明,这才能达到生命世界的亨通与繁茂。这是《周易》的精髓,也是“中和”美学观在《周易》中最完美的体现。在《周易》中频繁出现的“雨”意象,便是阴阳相济之果的象征。“密云不雨”(《小畜》卦辞),乃是阴盛阳衰失去均衡的缘故;“零雨其濛”,则是阴阳交合的美善之象。《鼎》卦九三爻辞“方雨亏悔,终吉”,《睽》卦上六爻辞“往遇雨则吉”,意谓只要出现阴阳和合的美好甘雨,就能获得吉祥。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探源溯流说《论语》(1)学毕业论文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