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古代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问题的讨(2)

2014-01-18 01:02
导读:有的同志认为,初民的神话,是中国浪漫主义产生的摇篮。初民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理想是神话产生的基础。中国神话中许多征服自然的英雄人物,如逐日
有的同志认为,初民的神话,是中国浪漫主义产生的摇篮。初民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理想是神话产生的基础。中国神话中许多征服自然的英雄人物,如逐日的夸父、炼石补天的女娲或射日除害的后羿,都没有按照生活本身的形式来描写,所以基本上都是浪漫主义的。神话中的浪漫主义只是初生的婴儿。[28]

刘大杰认为,从《楚辞》到李白,将近一千年。在一千年的中国诗史中,现实主义在民歌中发育成长,现实主义的因素越来越强烈.但在文人诗人中的代表作家,几乎全是浪漫主义者.如屈原、曹植、阮籍、陶潜、鲍照、陈子昂、岑参、高适、李白等等,几乎无一不是浪漫主义者。这些诗人都有表现人民愿望或是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内容。[29]廖仲安认为刘大杰的这些意见是很难说通的。汉乐府诗中有现实主义因素,直接继承汉乐府传统的建安诗人怎么完全变成浪漫主义者了呢?陈于昂写了很多反映人民疾苦的感遇诗,也不能简单把他划入浪漫主艾。其他如鲍照、高适也不能归入浪漫主义。[30]屈原的诗篇标志着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成熟.屈原是积极浪漫主义的伟大旗手。在《离骚》中,诗人塑造了伟大崇高的诗人自己的形象。[31]《离骚》这篇宏大的抒情诗,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不但说明了诗人与楚国贵族腐朽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反映出诗人是怎样克服了种种困难而完成了他那种崇高的具有伟大悲剧意义的品格。[32]张碧波等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背景的特点,对楚辞浪漫主义做出了新的解释:屈原时代的楚国正是处在建立宗法社会秩序和思想规范的前夜,这个过渡时期的特点,不但决定了当时楚国文学的特点,而且给予它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深刻的影响。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文学与中原的文学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它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反映着原始型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从不自觉的浪漫主义到自觉的浪漫主义,从原始神话到楚辞,显示出入类意识人间化发展的过程.《九歌》、《天问》、《离骚》是从远古神话发展而来的走向人间化过程的三个路标。屈原所追求的理想即建立宗法社会一经实现,楚辞做为整体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它的浪漫主义因素便逐渐蜕化而最终与美刺现实主义合流。[33]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庄子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人们特别注目,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的人认为,庄子代表了浪漫主义的另一种倾向,因为庄子虽然对现实不满意,但不去反抗,而是企图把社会引向倒退的道路。[34]有的同志明确地认为,《庄子.天下篇》“庄周……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精神,是他的虚无主义、神秘主义的“道”的具体表现,只是一种消极的反动的浪漫主义。[35]有的同志认为,庄子的浪漫主义虽然不是积极而是消极的,但庄子散文却不失为浪漫主义的精品,议论机智,气魄宏大,看来随便,但文理又很密察。同时还具有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力。[36]张志岳同志认为,庄子不是一个持虚无主义的真正的厌世者而是一个有强烈情感表现的人。高尔基说:“积极浪漫主义,企图强固人们对生活的意志,在人们心中,唤醒对现实一切压迫的反抗决心。”庄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是符合高尔基提出的这个标准的。至于其中所表现的玩世不恭的态度,多少也给后世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但那是次要的。[37]有的同志指出庄子的浪漫主义特征,《天下篇》中对庄子创作的著名论述,可以说是对他的浪漫主义特征的最精辟的概括。它不但指出《庄子》对巫史文化和以前道家思想的承袭关系,而且指出它趋向于文学的发展,即“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不但指出它的“人的自觉’,“自我意识”的特点,即“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混浊,不可与庄语”,而且指出  它与宗法势力的对立,即“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不但指出它所开拓的涵盖世界宇宙的境地,即“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而且指出它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即“其书虽瓌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淑诡可观”,不但指出它的题材“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无所不包’而且指出它“弘大而辟,深阂而肆”的意境。[38]有的同志指出,《庄子》是中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滥觞”。《庄子·天下篇》的“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是对现实的否定的、叛逆的、批判的态度,是《庄子》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前提和出发点,成为其萌芽式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论的一条基本原则,而这个原则显然是积极的。[39]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陶潜诗的浪漫主义问题。孙静同志认为,以前一般人都能看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是浪漫主义作品,却很少有人认为他的田园诗也是浪漫主义的,其实二者本质上是相通的。二者的根本点都是把生活境界理想化,只不过《桃花源记并诗》采取了非人间形式,理想化的程度表现得显明。田园诗是在现  实的田园生活形式中描写理想化的生活境界,采取人间的形式,理想化的成分表现得隐晦罢了。陶渊明的田园诗丰富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流派。它创造了浪漫主义的一种新风格,其基本特点就是在平实的生活形式中含蕴理想的境界,在表面的现实形式下含蕴非现实的内容。[40]

李白的浪漫主义评价问题。有的同志指出,李白在思想上虽然曲折复杂而多矛盾,在诗篇中虽然也瑕瑜杂揉而不单纯,但就其主导方面而论,他在艺术上的重大成就,包括他在诗论上提出的鲜明见解,都证明他是歌颂自由与进步、背叛礼法与规范,反对古典主义的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山水诗中也包含着某些病态的成分,却也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为消极因素,因为它们同时往往也是激情和想象的标志,是不满现实和追求理想的表现。[41]

有的同志指出明代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特征。明代中期,文坛上出现了《西游记》、《牡丹亭》等作品,出现了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冲击了明代的复古主义的藩篱,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明代和后来的文艺发展廓清了道路。其特征表现为,(一)反对封建礼教,提倡个性解放,憧憬自由理想,(二)主张独抒性灵,强调激情,有感而发,反对无病呻吟,(三)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象征巧妙,构思奇特。冲击了封建道统和封建礼教,关于创作的一些独到见解,正确地反映了创作规律,对后世文艺创作和理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42]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总之,经过讨论,确认了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但是,对一些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特征、规律等一些重要问题,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写出概括性较强的更富于科学性的文章。  

三、关于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年

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于是在学术界展开了关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讨论,特别是在1959年至1961年之间。

这个问题包括许多方面,要做多方面的专门研究。首先,中国古典文学中有没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周扬同志说,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经验的科学概括。历史上许多伟大作家总是常常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精神、两种艺术方法的不同程度的结合。[43]郭沫若同志也认为古典文学中有两结合的作品。他说,古今来伟大的文艺家,有时你实在是难于判定他到底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者。如屈原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他关心的事物真是包罗万象,在《天问》中他所提出的关于宇宙的形成问题,直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解答。所以,他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者。[44]茅盾认为,中国历史上极少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而李白、杜甫这样的大作家只能说前者属于浪漫主义,而后者属于现实主义。[45]胡经之认为,由于古代作家“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理想与现实”不能统一,因此古典文学只能达到现实主义或积极浪漫主义,不能达到两结合。[46]张怀瑾也认为不能结合,主要原因是:(一)由于古代作家世界观的局限,不可能解决“艺术和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二)生活本身不能提供解决理想和现实相矛盾的必要条件,不能产生结合的思想;(三)由于文学本身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文学史上即使最进步的古典作家,在他们的创作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真正结合。古典文学创作中不能有两结合,这是我国文学史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47]争论的双方对“结合”的理解、要求不同,难于求得一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至于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两结合”的作品,也是众说纷纭。有的同志说;《离骚》、《窦娥冤》、《三国演义》都是古典文学中比较典型的两结合作品。[48]有的同志说,不能把神话和以神话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戏剧也看成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把《史记》、《红楼梦》看成“两结合”的作品,也是不妥的。《水浒传》才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作品。有的人又认为,远古的神话传说与歌谣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开端,在元代剧作中还是初步形成,在元末明初及明代中叶出现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以及《西游记》等巨著中就有了巨大的发展。[49]

关于“两结合”的特征。有的人认为,表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是现实和理想的统一,在故事情节的处理上是既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又服从于理想的表现。[50]但有的同志认为把现实与理想的统一看作是.“两结合”的特征不够妥当,因为这看法是含混不清,界限不明,无法概括那些抒情诗中的“两结合”作品以及那些以悲剧结束的“两结合”的戏剧和小说的特征。[51]

古典文学中的“两结合”是否能成为独立的创作方法。有的同志持肯定意见。在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方法,它在融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长的基础上,充分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原则。[52]也有的持否定意见。

1976年以后,文艺理论界讨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这个创作方法,但是,古典文学界却极少见继续讨论关于文学史中“两结合”的文章。有的同志指出,当时的讨论是围绕着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方法进行的,因此,所有的文章,包括古典文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全部重点放在“两结合”上,却没有一篇专门的论述和研究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及其具体内容和历史特点的文章。由于对这类基本理论问题,缺乏应有的研究,就在讨论中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混乱。[53]这个意见是很值得重视的。从事实出发,坚持独立思考,对于学术研究,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这是最重要之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1]《文艺报》1956年第22期.
[2]1959年4月19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3]1959年8月9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4]《也谈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问题》,1959午7月5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5]《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59年11月15日《光明日报》。
[6]盛钟健、姚国华、徐佩珺、范民声《也谈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60年2月21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7]《论现实主义问题》,《文学研究》1957年第l期,收入《探讨集》。
[8]胡锡铸。《略论中国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形成》,《新建设》1962年第5期.
[9]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文艺报》1956年第16期。
[10]《现实主义讨论中的一点质疑》,《文艺报》1956年第21期.
[11]《论现实主义问题》,见《探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2]《文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1959年7月26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13]《也谈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问题》。
[14]公木《继承发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5]《夜读偶记》,百花文艺出版社。
[16]陈翰文《现实主义的发生和发展》.
[17]《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主义问题质疑》,《文学论集》第三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8]《文学的主流及其他》.
[19]《文学史讨论中的n.个问題》.1959年7月26日《光明日报》。
[20]《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中国文学史讨论集》,中华书局。
[21]《文学史讨论中的几个问题》,l959年7月26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
[22]《继承和发扬现实主义和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
[23]《论现实主义问题》,《探讨集》。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4]《试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诸问題》.《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25]在中共“八大”的发言。
[26]《试论浪漫主义在唐以前文学中的主要表现》,《复旦》1959年第9期。
[27]《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现状一瞥》(下),《山西师院学报》1982年第1期,
[28]《试论浪漫主义在唐以前文学中的主要表现》,《复旦》1959年第9期。
[29]《文学的主流及其他》,《中国文学史讨论集》。中华书局.
[30]《也谈中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问题》。
[31]《试论浪漫主义在唐以前文学中的主要表现》,《复旦》1959午第9期.
[32]《继承发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
[33]《试论古代浪漫主义传统诸问题》.《文学遗产》1983年第3期。
[34]《试论浪漫主义在唐以前文学中的主要表现》,《复旦》1959年第9期.
[35]施昌东《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
[36]阎韬《庄子美学思想浅议》,《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8期。
[37]《文学上的庄子》,《中国文学史论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8]《试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传统诸问题》。
[39]②阮国华《谈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论的滥觞》,《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40]《陶渊明田园诗的浪漫主义》。《北京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41]《继承发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四辑。
[42]程林辉《明代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特征》,《争鸣》1984年第2期。
[43]《新民歌开拓了新诗的道路》及《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前者见《红旗》1985年第1期,后者见《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文件》。人民文学出版社。
[44]《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红旗》1958年第8期.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45]《五个问题》,《河北文学》1961年第5期.
[46]《现实与理想在文学中的辩证结合》,《文学评论》1959年第1期.
[47]《中国文学史上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河北文学》1961年第3期。
[48]蒋和森《关于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1961年1115日《文汇报》.
[49]梁超然《中国古典文学中浪漫主义几个问题的探讨》,1961年4月20日《广西日报》。
[50]张炯《也淡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1961年3月5口。
[51]冯其庸《论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教学与研究》1961年第1期。
[52]张先觉等《我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积极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題的探讨》.1961年8月5《安徽日报》.
[53]敏泽《关于古典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问题》,《文学遗产》1980年第3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汉代《诗经》历史化解读的诗学意义(1)学毕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