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首先,因推行进士制所引起的政治变化,对士人们具有极大的感召力,使得儒家传统的处世方式仅向“兼济天下”一端倾斜。唐人因“兼济”而“群”,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精神的诗歌创作群体。顾名思义,“兼济”是从自我出发、兼及他人而济众,由“独善”之一人,而至天下之众人,本身即具“群”之意义。“出”与“处”则取决于“道”,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是传统的原则。而“道”之有与无除了为政之清浊、民生之欢戚外,常又与士人自身的感受相关。若朝廷重视自己,就有出路,有路即有“道”,应是很直观的体会。
唐朝立国不久,太宗就下令修订《氏族志》,“欲崇重今朝冠冕,……不须论数世之前”(《旧唐书?高俭传》),不少出身布衣者,以功业成为唐初新士族。高宗时,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五品官“皆升士流”。武则天为排挤唐宗室和旧功臣,下《求贤制》,用人“无隔士庶,具以名闻”,尤重进士科,使得一批寒素布衣得以进入政权。唐玄宗实行以诗赋取士后12,更使诗人们产生出足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科举制、尤其是进士科的实行,改变了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选才选官方式,打破了贵族门阀对政权的垄断,庶族知识分子能“怀谍自列”,凭借学识、文辞踏上仕途,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满怀信心地以田舍郎可以登上天子堂自励。加之以受南北统一、国力强大、盛世来临的鼓舞,逐渐形成了一种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追求功业、强烈自信、匡时济世、从政报国,成为时代的声音。慷慨昂扬、蓬勃向上是诗人们的共有基调,即使不达、不遇而感叹时运不济、功业难期,仍梗概多气、志深笔长。这种集体性的品格和精神,造就出唐诗“可以群”的基础,诗人们普遍具有这种精神和信念,也就自然形成了诗歌的创作“群”。安史之乱以后,贵族退出政治舞台,进士文化成熟,诗人群出现更多。
其次,新价值观的确立,使得人们尤重诗赋,士人几与诗人划上了等号,对诗歌的普遍重视必然造就出群众性的诗人队伍,形成了前代难以相比的创作群体。如杨绾所说,推行进士制使得“幼能就学,皆诵当代之诗,长而博文,不越诸家之集,……六经则未尝开卷,三史则几同挂壁。”只重诗赋而不重经史,写诗人众,必然造就出群众性的诗人队伍。
再次,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改变,造成了唐代精英文化的开放性、外向性:不是自我封闭的“独”,而是积极交游的“群”。进士制与诗赋取士的逐渐完备,将士人培养、塑造成诗人,也使得诗歌创作从自诉变为了及人,“群居相切磋”为之发扬光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贵族们的生活圈子相对窄小,政治黑暗,迫害有加,人们心有惴惴,易入于内向。唐代不然,生活在思想开放、三教并行的环境中,不似六朝士人那样热衷于谈玄或佞佛,或在内省式的论辩中思考“名教”与“自然”的孰可相从,人们受时代鼓舞,奋发昂扬,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主动接受胡风胡俗影响,以至于放浪通脱、不检细行。唐人不似六朝贵族那样静态地“养望”,而是以增见识、重交游、广声誉为目的,漫游东西南北各地。他们“寻芳逐胜,结友定交,竞车服之华鲜,骋杯盘之意气,沽激价誉,比周行藏。”13
唐代诗人在漫游中开阔眼界,了解山川风物、民情风俗、历史掌故,增长见识,又交结朋友、切磋文学、作诗争胜、揄扬名声。同时,改变了以往重在修身、依仁游艺、奉行中道的儒者传统,大大发挥了文苑精神,追求身心自由和文辞美妙。而恰是这些特点,为诗歌创作、欣赏、传播提供了基础,为“诗可以群”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也使得“诗”之“群”具有了不同于以往诗歌发展史的新形态,和有异于前述上层之“诗”或下层之“歌”的作者基础。甚至官员与文士不讲身份,以诗会友,以酒相交,杜甫《饮中八仙歌》就是典型的例子,《竹庄诗话》评之为“见开元太平人物之盛”。
开元人物之中,出现了我国诗歌史上最负盛名的李白与杜甫,思想多元、兼有胡汉文化背景的李白且不说,连固守儒家传统的杜甫,青年时代也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与李邕谈文论艺,同苏源明驰马游猎,随李白访道寻仙,后又有高适加入,在孟诸一同游猎,三人登吹台,上琴台,怀古言今,感叹吟咏。杜甫后来困顿长安,为了生活,充当贵族府中的“宾客”,为了仕进,不得不投赠诗歌以求援引,但他更多是与诗人结交:同郑虔酬唱,偕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登慈恩寺塔而作诗,后来在肃宗时期,他任左拾遗,又与贾至、王维、岑参、严武友善,也有唱和。交往和唱和,使自诉为主的诗歌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在“切磋”上延续并发展了“诗可以群”的精神。
以上三点之外,还要补充的是:对特有的隐居诗人群之生成机制,当从以隐求仕的角度看待之,这是进士文化在制度上的体现之一。唐代诗人之隐逸风气与进士制颇有关系,而且唐代诗人的隐逸又不是前代的多为个人之隐,却多集体性的隐逸,终南山、嵩山、庐山,都有很多读书求仕的隐逸之士。此外,隐逸的另一原因是养名以求荐举。就后者而言,是与制举密切相关的。据《新唐书?选举制》上:“天子又自诏四方德行、才能、文学之士,或高蹈幽隐与其不能自达者,下至军谋将略、翘关拔山、绝艺奇伎,莫不兼取。其为名目,随其人主。”14唐朝历代皇帝所开与隐逸有关的制举科目,其名称短者有高宗时的“幽素科”、穆宗时的“山人科”,长者有“养志丘园嘉遁之风戴远科”(高宗),“哲人奇士隐沦屠钓科”、“高才草泽沈沦自举科”(玄宗),“隐居丘园不求闻达科”(德宗),更多的是适中的四字名称,如“销声幽薮科”(高宗),“草泽遗才科”、“藏器晦迹科”(中宗),“高蹈不仕科”(玄宗),“乐道安贫科”(代宗),“高蹈丘园科”(德宗),“草泽应制科”(文宗)等。由于制举一经登第即可授官,无须如进士、明经那样要过礼部、吏部的考试关,待释褐而逐个阶梯攀升,因此,遂有“终南捷径”一说。
四 进士前的“群歌”与进士后的“群诗”
唐代进士科特重诗赋,进士文化也就与诗歌密切相关。由于进士文化伴随科举制而逐渐生成,是与贵族文化相对立的文化,是作为瓦解后者的新兴文化出现的,因此唐代的“诗可以群”就不是沿着魏晋六朝贵族文化的一条路线发展,而具备了前论先秦时代的两方面特点,在延续并改变了上层的“群”而“诗”同时,更提升了下层的“群”而“歌”。在引出一系列变化的同时,“诗可以群”的理论命题也在实践中大为发展。
安史之乱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造成了贵族政治的彻底崩溃,随着庶族知识分子以才学登科,踏上政坛,进士文化更为发展成熟,“诗可以群”也有了新的涵义。前引贾晋华书所述,与进士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在诗史上地位最高的,当是以韩愈为首的韩孟诗人群,和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东都闲适诗人群。二者可分别看作是进士前诗人群和后进士诗人群的代表。他们之间,还应有刚登第的“群诗”和进士后的“群诗”。
诗人的群体性创作与进士文化有密切关系者,尤见于韩孟诗人群,他们所作可看作是进士前的“群歌”,具有《诗经》和汉乐府“群”而“歌”、“歌”而“怨”的精神。韩愈幼年失怙,苦读力学,于贞元八年(792)二十五岁时登进士第,却“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上宰相书》),于贞元十二年(796)入汴州董晋幕。不久,李翱来汴,与韩定交,次年,举进士未第,又来汴从韩愈学文。其年孟郊亦来汴。同年十月,张籍因孟郊介绍,来汴州从韩愈学文。后韩愈往徐州入张建封幕约半年,其间张彻来徐州从韩愈学文,张籍也来探访游从,李翱亦来。在韩愈、孟郊两年多的聚会中,两人的诗风互相影响,张籍、李翱、张彻则受到韩、孟的共同影响。元和元年(806)六月,韩愈回到长安,任国子博士,此时孟郊、张籍、张彻都已在京,后张署、侯喜又来。李翱分司洛中,孟郊也赴官洛阳,不久,韩愈为避谗而来到东都分司,皇甫任陆浑尉,去洛不远,李贺也赴洛客居,本居此地的卢仝与韩孟交,刘叉、贾岛等又陆续来此。于是,在元和元年至六年(806—811),韩孟诗人群在京洛地区“群”而有作,成就了元和诗坛上极有特色的创作流派15。
这一派所作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怪奇险涩的特点,于盛唐之音以外另作开辟,而且他们的所作,颇有与进士落第相关者,孟郊和贾岛,就以落第诗的悲怆动人著称。因此,他们所作在表达对士人本身命运的关注同时,“诗可以群”又体现为“诗可以怨”,而且“有所怨恨”又从“自歌”变为“相从而歌”。作为此派诗歌的领袖,韩愈“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叶燮《原诗》),反映在创作上,“昌黎诗有正有奇,正者所谓‘约六经之旨而成文',奇者即所谓‘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刘熙载《艺概》)由于自己对才高而落第有切身体会,因此,他作于贞元十九年的《送孟东野序》提倡“不平则鸣”,《荆潭唱和诗序》更认为“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眇,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显然,这是对《风》《雅》、《骚》《辩》以及汉乐府民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进士后的群诗有唐前期与唐后期之别:前期多为进士出身者,进入宫廷后经常从事奉制酬应之类创作,而后期则从歌功颂德转变为或具诤谏性质、或有政治意义的创作。
先论前期之作。由于时代之变,盛世作诗,贞观时期的征边、感怀、咏史、述志之作,颇多颂扬开国功业,总结历史教训内容,气骨较为刚健,境界较为开阔,对南朝宫廷诗有显著的突破。然而,诗人一旦进入宫廷,在奉和应制之中,多旨在颂圣称美,兼有道德说教,很难创作具有个性特点、真正言志抒怀之作。形态上的“群”而为诗,除了规模之盛,并体现了“群”之“和”或也有“切磋”之义外,此期的宫廷所作,较之于汉武或曹魏时期的公宴诗,并无本质的区别,“诗可以群”也无根本性的发展。
不过,即使是相沿汉魏六朝公宴、朝会的遵命文学,唐代也因诗人从幕客到官员的身份变化,使之在歌功颂德的主调中有所突破。如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等“文章四友”,所作的侍宴应制诗,较之沈、宋等人,能较多地表现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体现出个性化的因素。据《唐诗纪事》记载,仅景龙二年七月至四年六月的两年间,宫廷游宴赋诗就多达41起,若往上推,武后时期的情况可以想见。武后至中宗朝,“游宴以兴其篇,奖赏以激其价”(胡震亨《唐音癸签》卷27),对于诗歌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的发展提高,有较大的推助作用,尤其是“沈宋裁辞矜变体”(李商隐《漫成》之一),更使七律为之成熟。
后期的进士后“群诗”又可分为新乐府的一群,和为官不久就遭贬谪的一群,前者以元、白为代表,后者以刘、柳为代表。
白居易的讽谕诗只是他作品的很小一部分,然而《旧唐书》本传称:“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评价甚高。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序有云:“昔三代之盛也,士议而庶人谤。”本着这一精神,白居易《新乐府》自序称“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喻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可见,他不仅有以诗干政的自觉,而且在诗歌体制上也有意识地学习《诗经》,在创作上与国风、小雅精神较合。
从杜甫、元结发展而来的关怀民生的精神,到张、王,元、白,可看作是具有历史长度、非严格意义的创作群体;而以新乐府为代表的诗歌,虽“诗”亦“歌”,实为诗人对“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的代言。讽谕是“采诗”精神的发扬,也受到了唐代谏诤制度的影响。唐人在登进士第后,释褐颇多授职为拾遗、补阙等低级谏官,据《唐六典》,拾遗因“言国家有遗事,拾而论之”而命名,补阙则是“言国家有过阙而补正之”。担任谏官者,多有责任感:“见君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刘向《说苑》卷九《正谏》)因进谏而及于诗歌,诗人以百姓的代言人自命,以诗歌表民怨、革弊政,是参与政事的自然延伸。
此类诗歌虽是进士后所作,却仍具有进士前“群歌”的性质,如果说韩孟诗派因感慨士人自身命运,而创作表现不平、怨愤的诗歌,那么元、白等人的讽谕诗,则构成了表现人民之怨的另外一翼。
刘、柳是王叔文集团的主要成员,在宪宗登位后,二王被杀,刘、柳等被贬,史称“二王八司马”。严格说来,他们并非文学创作群体,但由于“群”而“党”,造成了政党政治,也开启了唐代党争文学和贬谪文学的创作,故附带论之。孔子有“君子群而不党”之说,“群”本不应结“党”,然而实际上,又不能不相涉。后汉灵帝时,大臣与宦官间的斗争引发了著名的“党锢”,中唐时又有牛李党争,延续到北宋,更形成了政党政治。刘、柳遭贬谪后“有所怨恨”,虽非“相从而歌”,诗旨、感情与精神却是一致或相似的。就特殊的文体角度而言,他们的被贬,使之能身处荒蛮之地,有利于汲取当地“群”而作之的民歌营养,创立新的体式,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进士前与进士后之间,还有刚中进士的短暂时期,这一时期的群而作诗产生在登进士第后的曲江游宴中。进士科的推行,使得“递相党羽,用致虚声”,“群”而结党遂成进士文化的特点之一。之所以“树党”,缘于士子见赏于主事者,成为“座师”与门生的关系,有人奏请罢停新进士的曲江之宴,理由正是“自谓门生,遂成胶固。所以时风浸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并提出“今日已后,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及于有司宅置宴。其曲江大会朝官及题名、局席,并望勒停。”虽起因是“盖赞皇公不由科第,故设法以排之”,而“洎公失意,悉复旧态”,但所言并非无由。而这“起自神龙以来,然盛于开元之末”的曲江游赏,除个别时期外,是延续不已的16。
曲江游赏及相伴的慈恩寺题名、采摘名花等系列活动,对诗歌创作有何意义呢?上引《唐摭言》此则载:武宗会昌三年王起“再主文柄”,华州刺史周墀以诗寄贺,而王起门生一榜22人皆以诗和周墀。虽说其中难有佳作,却是“群”的一个很好注脚,而同则所载的杨汝士“压倒元、白”一事,也可觇当时文人作诗争胜的风气。曲江游赏和相关活动常为人所诟病,成了进士轻薄的理由,但这是新进士脱离了“沙龙”的大规模活动,具有社会性,对魏晋以来贵族游宴及诗歌集群活动有所突破,新进士的上进心、自豪感充溢其中,与文学侍从为上而作的游宴诗自是不同,也胜于前述金谷“以叙中怀”、兰亭“世殊事异,所以兴怀”的自诉,具有一种向上的进取精神,对推动诗歌的集体性创作是有益的。若从杨树达先生所释,此类活动,虽非“朝聘”,却仍接近“群”之“宴享”本意,又因具备进士文化的背景,这一种“诗可以群”实又有质的变化。
至于东都闲适诗人群,是为官已久,且身为闲职,他们的诗歌唱和具有白居易“中隐”思想的背景,中隐以成闲适,又得佛道之用,与进士文化距离已经甚远,可看作是后进士文化的体现,故此处不论。
结语
综上所论,由于推行进士制,士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群体性品格,与此同时,进士文化造成了他们从个体走向群体的变化,诗赋取士之实行,对诗歌的重视,使得唐代的“诗可以群”在行为方式和创作实践上相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和光彩。
从朝野两端来看,一方面是以诗赋之长成为进士并进入馆阁的诗人们,推动了宫廷诗的兴盛,并探索新的艺术手法,使某些体式臻于成熟、完备,从而使得上层的“群”而“诗”较前朝有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水准。另一方面,因唐代特有的进士文化,“诗可以群”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出现了因这一文化而生成的群体性创作,但地方性的诗人群,因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写作背景,在诗歌的创作观念、思想、题材、体制、艺术技巧上都各有建树,形成了创作流派,使唐诗具有了多姿多彩的面貌。
“诗可以群”与进士文化的结合,使诗人能以诗歌来关注人民和自身的生存状况。前者是本着体恤“群居”作“怨歌”而代言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是《诗经》和汉乐府民歌群居互答、歌其食与歌其事的继续,具有欲达上听的干政意义,改变了汉代以来上层公宴“群”诗的遵命、歌颂性质。后者突破了“温柔敦厚”的影响,抒发内心的真情实感,继承司马迁“发愤抒情”的传统,确立了“哀怨起骚人”、“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创作思想,使得唐诗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人的力量。韩孟、元白和刘柳,所作不同,却都以群而歌的精神,群而诗的形态,共同提升了下层的群而歌。
注释:
①以上参见《朱自清古代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205页。
②参见吴承学、何志军《诗可以群》,《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③如杨慎《升庵诗话》云:“诗之盛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也。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试题诗多不工,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人谓唐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也。”
④《唐诗纪事》卷四六“刘轲”条:“乐天云:庐山自陶谢后,贞元初有符载、杨衡辈隐焉,今读书属文,结茅岩谷者犹一二十人。”而据《新唐书?隐逸传》,卢鸿在嵩山甚至“广学庐,聚徒至五百人”。
⑤王定保《唐摭言》卷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7页。⑥⑦赵昌平《郑谷诗集笺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第17页。
⑧陈寅恪《隋唐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蓬莱阁丛书》版,第18页。
⑨《唐摭言》卷一,版本同前,第1579页。
⑩《旧唐书》卷一一九《杨绾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
11李昭埂堵颊澎锸》,《乐静集》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关于进士科以诗赋取士的起始时间,有《唐会要》的始于初唐,《唐音癸签》的始于调露中,《唐摭言》的始于中宗神龙元年诸说,多数论者较倾向于徐松《登科记考》的始于开元说,定此为下限。
13《唐摭言》卷三,版本同前,第1610页。14《新唐书》卷四十五《选举志》上。
15以上分别参见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99—500、511—512页。
16以上见《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则,版本同前,第1597—1598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