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陆云是西晋重要的作家和评论家,由于他的四哥陆机乃是更杰出的作家兼理论家,不免吸引了人们更多的注意,于是对他的研究长期以来比较薄弱,连生平事迹中若干比较重大的关目都有些模糊不清。《晋书·陆云传》就传主前半生的经历写道:
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吴平,入洛……刺史周浚招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 配食县社。寻拜吴王晏郎中令……
这里的叙述与陆云本人作品以及相关史料所提供的信息有多处矛盾龃龉,不能相应。本文拟就若干关节点作一考察,由于文献不足征,其中恐怕不免多有推测之辞,希望能够大体是合理的,恭请高明有以教正之。
徙于寿阳
晋军平吴之后,于太康元年(280)五月下诏决定将“孙氏大将战亡之家徙于寿阳” (《晋书·武帝纪》) ,这一严厉措施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切断这一帮危险人物与其故土的联系,巩固大晋王朝所取得的胜利。从各种有关资料看去,陆云就曾徙于寿阳(即寿春,今安徽寿县。《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十一》:“寿春,汉旧县。东晋以郑皇后讳,改为寿阳。宜春曰宜阳,富春曰富阳。凡名‘春’者,悉改之。”在一段时间里,寿春、寿阳两个地名交混使用,其实为同一地),被监控起来;但他的运气实在好,竟逢凶化吉而较早地进入了晋王朝的仕途。
吴郡陆氏应当说是首屈一指的“孙氏大将战亡之家”。陆云的父亲陆抗曾为大司马、荆州牧,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这样重大的责任在他死后无人能够接替,于是“子晏嗣,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不久之后,老大陆晏和老二陆景在晋军南下时先后为国死难:“晏为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280,晋泰康元年),晋军伐吴,龙骧将军王浚顺流东下,所至辄克……景字士仁,以尚公主拜骑都尉,封毗陵侯,既领抗兵,拜偏将军、中夏督。澡身好学,著书数十篇也。二月壬戌,晏为王浚别军所杀。癸亥,景亦遇害,时年三十一。” (《三国志·吴书·陆抗传》) 在胜者一方王浚的传记材料里,也有陆晏、陆景的消息:“壬戌,克荆门、夷道二城,获监军陆晏。乙丑,克乐乡,获水军督陆景。平西将军施洪等来降。” (《晋书·王浚传》) 个别细节略有出入,无关宏旨,总之陆晏、陆景都战败被俘,宁死不屈,为吴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时陆云的情况如何史无明文,但从陆氏弟兄的一组赠答诗——即陆机的《与弟清河云一首并序》和陆云的《答兄机一首》(见《文馆词林》卷一五二,此书今有罗国威整理之《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 〔中华书局2001年版〕 最为善本。宋本《陆士龙文集》——黄葵点校本《陆云集》 〔中华书局1988年版〕 即以此本为底本——卷三也收录了这一组赠答诗,字句多有异同;《四部丛刊》影印陆元大翻宋本《陆士衡文集》中没有这一组赠答诗,而通行本《陆机集》 〔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版〕 补遗卷二录入,材料来源以宋本《陆士龙文集》为主,兼取《文馆词林》)——里可以得到若干消息。陆机诗序云:“余夙年早孤,与弟士龙衔恤丧庭,续忝末绪,墨 纟 至 即戎。时并萦发,悼心告别。渐蹈八载,家邦颠覆。凡厥同生,凋落殆半。收迹之日,感物兴哀。而士龙又先在西,
时迫当祖送二昆,不容逍遥。衔痛东徂,遗情 惨怆。故作是诗,以寄其哀苦焉。”这里所说的“同生凋落”当是指陆晏、陆景的死难,而“士龙又先在西”则表明当时陆云正在长江中游晋吴大战的前线——这样他成为十分醒目的“孙氏大将战亡之家”的一员,非得被徙于寿阳不可了。这时陆氏弟兄中年龄最大、可以作为家族代表的是老三陆玄,估计遭到更严重的处置——被带到首都洛阳去,被扣押在那里,失去行动的自由。
陆机虽然也分领父兵,有着牙门将的头衔,也曾一度到过荆州,但战争打响时恰好不在长江中游的前线而在长江下游的后方,等到陆晏、陆景先后死难,这才迅即西上,载“二昆”的灵柩返回故乡安葬。陆机在诗的第二章中写道:
笃生二昆,克明克俊。导风结辙,承风袭问。帝曰钦哉,纂戎烈祚。双组贰带,绥章载路。即命荆楚,对扬休顾。肇厥敏绩,武功聿举。烟捣妓兀绸缪江浒。昊天不吊,胡宁弃予。
这里就说到陆晏、陆景这“二昆”是如何继承父业,又不幸死难的。该诗的最后两章写道:
昔我斯逝,兄弟孔备。今我来斯,我凋我瘁。昔我斯逝,族有余荣。今我来斯,堂有哀声。我行其道,鞠为茂草。我履其房,物存人亡。抚膺泣血,洒泪彷徨。
企伫明路,言欢尔归。心存言宴,目想容晖。迫彼窀穸,载驱东路。系情桑梓,肆力丘墓。栖迟中流,兴怀罔极。眷言顾之,使我心恻。
可知陆机此行成功地将“二昆”的遗体运回到故乡安葬,国破家亡,满目萧条,往日的兴旺繁华一去不复返,他的心情十分沉重。在陆云回答陆机的诗里有这样一段: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