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中许地山女性观的再认识
从根本上看,许地山是中国现代男作家中女性观最健康最正常的作家之一。在他为数不多的创作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他是以尊重甚至是崇拜的态度来塑造这些女性,并以此传递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因为如此,把许地山的女性观引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阈进行重新审视,或许会让我们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厘清或发现现代男性启蒙作家女性观的性缺憾。
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看许地山的女性观,不难发现在男权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尽管他的思想核心是宗教的人文主义的,但在潜意识中,仍不能彻底克服男性中心的思维模式。其表现为:
一是将女性作为宗教观念的载体,缺少女性生命体验和内心感受。许地山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是他理想化的女性,特别是他的宗教观念的产物,从其崇拜女性、尊重女性的情结出发,他选择女性形象作为载体来阐述其对人生的思考,充满哲理意趣,却不能真正深入到女性的内心世界去感受、挖掘她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因而其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苍白,缺少立体感,难以唤起人们对女性本身命运的思考。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即使最有同情心的男人,也无法完全理解女人的具体处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男性为女性代言确实难免隔膜。许地山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构造一个虚幻的世界,或梦境,增加作品的可读性,淡化了现实人生,掩饰了作家对女性世界认识的不足与缺憾。
二是神圣化或日天使型的女性,仍然表现的是男性中心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许地山笔下的女性通常具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甘愿承受现实世界的无限痛苦磨难。他笔下的女性常常在宗教的影响下成为一个接近叙述者身份的觉悟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知识,在磨难中获取对人生的深刻认识,表现出坚韧的生存能力,甚至成为罪感男性的救赎者。她们是应男性启蒙、自救的需求而诞生于文本中,从表面上看,女性具有强大的感化力量,但实际上未曾真正获得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地位。《缀网劳蛛》中的尚洁以逆来顺受的忍耐、宽容明慧的品德,感化了狭隘自私暴躁的丈夫,在命运多舛、几多磨难之前安之若素,这究竟是她自主的选择还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无奈?这种坚忍不能看作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还是男性赋予此类圣女型女性道德救赎的功能,她们即使是以救赎者的身份在文学中存在,也无法改变女性作为第二性的从属性地位。在作家充满激情地渲染这些女子们的奉献精神、宽容精神的同时,我们看到的却是男性塑造的“圣女”形象的背后女性被男性控制的“女奴”的命运。
三是女性的色相关在中国现代男性叙事中仍然是女性进入男性视闽,取得与男性同等的人的价值的必要条件。在男权文化社会中,女性作为他者,具有被看被鉴赏被男性爱怜的诸多功能,而且女性美的从来是以男性的趣味和原则为标准的。在许地山塑造的陛形象中,春桃是最具性和独立意识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作者在春桃身上寄托了对女性的理想期待,以映衬烘托等手法,突出其人格的高尚。在她租住的破败小院里,十几树晚香玉,表达了女人如花的心理诉求;每Et辛苦归来后的沐浴,说明的是女人如水的清纯;这样的叙述,不禁让人联想,如此一个拾荒女,如果既丑且老,她的命运又会怎样?春桃的美貌,虽然超出了我们对于一般拾破烂者的相貌的最大胆的想象,但却符合“美而圣”的构造原则。可见,现代男性作家在叙事中赋予自主型女性以美貌,并不反映女性的生命真实,不表现男性对女性在现代人性意义上的理解、认同或者期待,只是宣泄了男性世界对女性的欲望。
综上所述,许地山的女性观在中国现代男性作家中是值得称道的,他以真正宗教家的悲悯情怀给予地位低下、受尽屈辱和不公平待遇的女性以最大的同情和尊重,同时,他又以一位人文主义者的平等与博爱思想,以对待“人”的态度来赞颂世俗平民的情爱,来发现下层劳动女性的人格之美,尽管从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他还尚未摆脱男性中心思维定势的影响,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现代启蒙作家在关注女性命运、寻求人的解放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