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武当清微派把正心诚意视为雷法的根本,其实关注的是法术的灵验与否。因为法术的灵验与否关系着道教的声誉,也关系着行法道士的名望和现实利益。清微派认为,符祭的灵验与否首先取决于佩符施术者心是否诚信,“心诚则灵”;心不诚,感应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符祭就很难灵验。同时,清微派特别强调内心信念在“诚信”中的重要性,突出体现了武当道教法术活动中的诚信思想。如《清微斋法》卷上《道法驱疑说》日:“之行持即格物之学也,盖行持以正心诚意为主,心不正则不足以感物,意不诚则不足以通神。
神运於此,物应於此。故虽万里,可呼吸於咫尺之间,非至诚孰能与於此?!呜呼,广大无际者,心也;隔凝潜通者,神也。然心不存,则不明;神不养,则不灵。正以存之久而自明,诚以着之久而自灵。”但也有不成功的法术,在这种情况下施术道士往往也借用“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来掩盖自己的法术失败,把责任推给斋主,认为是斋主心不诚,故不灵。为了法术的灵验,武当清微派在法术活动中还专门设有“荡秽”的程序或礼仪,意为荡除邪念、淫秽、欺诈等思想及一切杂念,正心诚意地做好法术活动。
武当道教诚信伦理思想,还体现在历代信徒香客将武当山称为“灵山”这一点上。武当山之所以有“灵山”之誉,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武当山特殊的地形地貌。传说中的武当山是座火山,发作时灾难无穷,如何镇住此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因为真武是北方水神,水克火,故为武当山。武当山有七十二峰,最高峰天柱峰海拔1620米,形成一柱擎天之势。而根据中央电视台航空拍摄的图像,天柱峰的地形地貌酷似一个巨大的神龟。这既符合了真武(龟蛇)的原型象征,又和自古以来的传说相吻合,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于武当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其地脉产生出一种强大的气场(即“灵气”),吸引了历代众多信士到武当山修道,如元末明初武当高道张三丰即是吸收了武当之灵气而创立内家拳。第二,武当山的“空灵”。武当山成为道教圣地,一方面是缘于“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空灵即为道,道为有为无,有生于无。无不是真无,虚无,而是一种空灵,是万物之根源,于,空灵是一种境界;于自然,空灵是一种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另一方面是缘于真武得道升天的传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武当山既雄伟高大,又山清水秀,更重要的是真武修炼升天的地方。加上宏大的道教群,依山就势巧妙的与自然环境高度融为一体,形成了“洞天福地”般的意境,给人一种空灵的感受。第三,道教继承发展儒家的伦理纲常往往与长生成仙思想相结合,而且以“神”的威力驱使人们去奉行。武当道教对儒家“诚信”伦理思想的继承发展便是如此,不但在道经中大力宣扬诚信受赏、欺诈遭罚的教义,清微道派更是把“正心诚意”作为行雷法的根本。这使得朝山敬香的信士香客。“进了玄岳门,把性命交给神”,不敢有非分之想,不敢讲亵渎神灵的话,神情肃穆、处处谨慎,遇庙烧香、见神叩头。古今求神,大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而在武当山,只要心诚就可以感通神灵,受到了真武的护佑,达到功利目的。就像董永卖身葬父感动了七仙女一样,真武神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功利目的,十分灵验。由于真武在武当山,武当山就成为“灵山”了。总之武当山从各方面都体现出了“空灵”的思想和意境,故武当山为天下“灵山”名不虚传。
综上所述,武当道教认为诚信是学道修道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它从各个方面大力宣扬诚信思想,认为诚信是人与神沟通的桥梁,世俗的人要讲诚信。宗教的鬼神也要讲诚信,人要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也必须诚信。心诚则灵,诚实守信,就会受到神灵的保护,实现自己的功利目的。欺诈行骗。则要遭到神灵的惩罚。客观上,武当道教的诚信伦理思想,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也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为建构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