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神乌赋》体现着重教化的思想
伦理教义如何化为人的行为规范?重教化是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重教化的思想产生于先秦,孔孟是重教化的祖师爷,使得重教化成为中国和伦理的传统。曾提出“富而后教”的著名主张,并反对“不教而诛”。孟子则提出善教优于善政的论断。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诸儒继承孔孟思想对教化详加论述、大力提倡,使重教化的思想远甚于先秦。董仲舒说:“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于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欲将“善质”变为善、将可能变为现实,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这就如同欲将禾变为米、茧变为丝、璞变为玉需要加工一样。他的结论是:“性待教而为善。”(《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神乌赋》通过雌乌与盗乌之间“天地纲纪,各有分理”,“夫惑知返,失路不远。悔过迁臧,至今不晚”的对话,形象地进行道德宣讲,宣扬了君子之道,体现出改过自新的教化功能,而这种教化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完成的。对于盗乌的行窃行为,雌乌始而动之以情,向其述说自己取材的艰辛;继而晓之以理,劝它悔过自新,知错就改。将中国传统道德寓教于乐的教化方法形象地传达给读者,使抽象的说教,借助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神乌赋》还直接引用,或化用,或暗用大量经典文献的成句,借以体现其重教化的伦理倾向。如“吾闻君子,不意不信”化用《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之意;“见危授命,妾志所持”引用《论语·宪问》之“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句;“以死伤生,贤人禁之”化用《孝经·丧亲章》“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之意;“《诗》云:‘云云青蝇,止于杆。岂弟君子,毋信谗言。”’则出自《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曾子日:鸟之将死,其鸣哀”则直接引用《论语·泰伯》:“曾子言日:鸟之将死,其呜也哀”。特别是《神乌赋》的最后部分,作者引用《传》文作结,将《诗》、《论语》、《孝经》等经典的名言写入赋文中,充分反映出《神乌赋》作者借文学形态传达重教化之伦理思想的创作倾向。
(三)《神乌赋》所体现的“三纲五常”的思想内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所谓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原则。西汉大一统的封建大帝国建立后,迫切需要稳定封建等级制的秩序,便千方百计地诱使社会全体成员自觉安于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它一方面需要对这一社会制度的神圣性、永恒性作理论论证,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封建等级制下的人际关系从到道德作出明确规定,于是,“三纲”遂正式形成。“三纲”所以如此受到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的重视,是因为它所维护的乃是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三纲”所派生的三项基本道德是忠、孝、节,而这三者的基本要求皆是顺,这便是忠顺、孝顺与柔顺。
“三纲”之于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稳定,曾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时代道德的本质特征。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先哲认为,这是五种常行的基本道德规范。“三纲”是规定了古代三种主要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五常”则提出了处理一切人际关系的五项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体系中,“五常”以“三纲”为前提、为依据,又是对“三纲”的必要补充。“三纲”、“五常”合称“纲常”。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体系,就是由汉代思想家董仲舒首先编织而成的。
《神乌赋》形象地体现着“仁”和“义”这二“常”。故事中的主人公雌乌是个集“仁”、“孝”、“义”、“善”、“勤”、“勇”于一身的品德高尚的杰出女性代表。首先是生性善良、仁义,孝养“反哺于亲”,在遭遇偷盗其巢材的盗乌时,先是晓之以理,劝阻盗乌改过自新,劝阻无效便勇敢地奋起与盗乌搏斗,斗得遍体鳞伤,最后不愿拖累家人,节烈地投污自尽。雌乌的这些性格操行是一个稳定和保守的社会所倡导的主流教义。赋中的盗乌明明是一个贪财自私、狡诈无耻、恃强凌弱、行凶作恶的坏人,它盗取了乌鸦夫妻的建巢,还强词夺理,又殴打雌乌致其死亡,但最终却逍遥法外,显然是不仁不义之恶德的化身。
在中国古代,仁被视之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列为“五常”之首,受到高度重视。重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特色。孔子首次对仁作了理论阐发,将仁视为最高道德,开创了儒家的仁学。西汉的董仲舒也明确作出了这样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