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点收获--改编白字戏《
2014-08-27 01:06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点收获--改编白字戏《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拙作白字戏《崔君瑞休妻自’95广东国节荣获二等奖后,又再进
拙作白字戏《崔君瑞休妻自’95广东国节荣获二等奖后,又再进一步修改、加工,剧名改为《王卞审官》。此剧获奖以后,许多朋友都为我能于晚年再写出获奖的作品而高兴,并向我祝贺。我感到欣慰。但我所欣慰的不只是再出获奖的作品,而是看到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康庄大道上,又有了前进的新脚印。因为《王》剧能获得这点成就,是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鼓舞下获得的。
从萌生改编《王》剧的念头到此剧问世获奖的这一全过程,颇值回味。是以写下此篇备忘。由于水平所限,廖误在所难免。敬请同行、专家指正。
失败的初稿
白字戏《王》剧(即参加95广东国际艺术节的《崔》剧)前身是正字戏的科白戏剧目。听说它是由宋元南戏《崔君瑞江天暮雪》演变过来的。据专家考证,此剧约在300年前就在失传了,现只存残篇。而它在海陆丰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剧目,且“王卞过篇”这句角色打诨插科的台词,已成了当地群众表达已捱过倒霉运气的口头禅。至于它何时流入海陆丰,怎样演变为科白戏,则无可嵇考。既然它有这么悠久的,又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人民性(如原作的同情无辜,批判封建的迎新弃旧等),尽管只存下一个故事梗概,却值得花力气去改编它。
故早在80年代中期前,本人就萌生过改编它的念头,先是未敢贸然动笔,后因参加《中国
戏曲志·广东卷》的编纂工作和罢。到了将临退休的80年代末,自己觉得灰溜溜退休不大好,才挤时间动笔写此剧的初稿。这个初稿,因思想准备不充分,只能依照旧框架去填充演绎,纯属旧瓶装新酒。当然难出新意。随后获准退休,也就“拜拜”了。
东山再起
90年代初,党中央发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号召。本人联想此剧的历史价值和它的人民性。遂又产生推翻重来的易稿兴趣。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这次易稿,既受“民族优秀文化”的号召所促动,在未拟腹稿之前,就得领会这一伟大号召的精神实质。当时本人的理解是:“弘扬”者,大概就是“大力发扬”或“大力”之,也就是说,凡属古代遗留下来的、富有民族特色且具有人民性、娱乐性、知识性、有益于今天人民身心健康的优秀文化,都应予以大力发扬或大力发展。使之可以为今天的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只不过以前未把“民族性”作为响亮的口号提出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口号的提出,“民族性”的自然就摆在重要位置来予以强调了。
可是具体到《王》剧的再创作来,就不是什么理解对头与否的问题了。而是如何“弘扬”其人民性――出新意的问题了。回顾初稿,之所以未能出新意,固然是思想准备不充分,但主要还是原框架有较大的局限性,未予大破大立,因而其人民性就难以得到“弘扬”,只能原地踏步。要弘扬原剧的人民性(出新意),就必须站在的高度,来个重新构思,更新表现手法,务求旧貌变新颜。
力求创新意
根据原剧所叙故事,结合时代的要求,有两方面的人民性可以弘扬:一是其居陪衬地位的同情无辜,表现仆人的善良、正义;二是其占主导地位的批判迎新弃旧,忘恩负义(这两方面的矛盾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一番权衡,觉得后者属一般的“休妻戏”,这类题材在传统戏里较多,难以避免雷化。而以表现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特别是由丑角饰演、带有点喜剧色彩的正面人物)为主,这类题材在古装戏里较少见,比较新鲜,亦颇具开拓性(前辈艺人亦曾在这方面做过文章,有过某些发展,可惜多在耍贫咀和打诨插科上进行发挥,故仍未摆脱原格局的限制)。特别是当社会上腐败成风,普遍都注重金钱地位,有的甚至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损人利己,好象人生的价值就在于金钱、地位、享受,而不在于高尚的人格、品行、道德情操和对社会的贡献。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象这种人性被铜臭所扭曲,传统美德(善良、正义、富有同情心等),为私欲所溶解的不正常社会风气,不正是反腐倡廉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吗?应当继前辈艺人未竟之志,出“弘扬民族美德”的新意;通过这一新意来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正义,鞭挞封建官吏贪赃弃旧的丑恶灵魂。让人们去思考人的真正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