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矿论·文明史·国民性 鲁迅与科技史研究之二(6)
2014-09-29 01:13
导读:到近代,"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
到近代,"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代宗教……这许多事物挤在一处,正如我辈约了燧人氏以前的古人,拼开饭店一般……四面八方几乎都是二三重以至多重的事物,每重又各各自相矛?quot;。这正是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人口众多,加上闭塞、信息交流不发达等等客观原因直接造成的。在"五四"时期,鲁迅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地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先决条件,甚至制约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特点。他指出:"要想进步,要想太平,总得连根的拔去了'二重思想'。因为世界虽然不小,但彷徨的人种,是终竟寻不出位置的。 "《热风·随感录五十四》,载《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6~417页。?
总之,从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出发,来探讨鲁迅对传统文化及国民性格的批判, 可以深入考察鲁迅早期地学著作的重要价值;也充分说明了鲁迅的、史与 他长期关心的国民性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密切联系。这既内在地表现了中国迈向 社会以来,"赛先生"作为基础和时代旗帜的精神制导力量,也生动地展示了鲁迅思想 及其不断发展、深化的个性魅力。到1930年,他则明确告诫我们:"沙漠之逐步南徙,营 养之已难支持,都是中国人极重要,极切身的问题,倘不解决,所得的将是一个灭亡的结局 ,可以解中国古史难以探索的原因,可以破中国人最能耐苦的谬说,还不过是副次的收获罢 了。"
《二心集·〈进化和退化〉小引》,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五?
在悠久的文化传播和体制中,无论是西方柏拉图的学园、亚历山大博物院,还是中国唐代的国子监和宋明时期诸书院,科学都基本上被排斥在外,虽然古希腊罗马也曾有过科学的短暂辉煌,但在 17、18世纪以前,科学基本上是作为"神学的婢女"或"古典文科的工具"而存在;面对根深蒂固、权尊势重的人文经典,稚根嫩叶的科学显得软弱无力。直到哥白尼、伽利略、波义耳和牛顿的历史贡献,促成近代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尤其是那些对天主教心怀不满的新教徒们,以科学的实用功利价值为武器,标举起"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就是财富"的口号,才从根本上有力地冲击、动摇了古典文科的世袭地位和统治 基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斗争,科学终于在文化传播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取得了勿庸置疑的胜 利。然而,由于科学强调突出自身在物质领域里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疏忽乃至放弃了本不亚 于人文学科的理性价值等文化功能,致使科学传播及其教育体制具有公开的非人文导向和功 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性质。在"西学东渐"传到中国的时候,也正是这一部分"实用"的内 容,才最容易被国人所认可而接受。如数学家杜知耕依照《几何原本》"删补"成的教科书 《几何论约》,剔除的恰恰是欧几里德体系的精髓公思想,而只保留下一些零散、实用的几何命题。至于洋务派们倡言什么"中体西用",更是以现实功利的"筛子"把科学价值整体潜涵于精神领域的宝贵财富彻底遗漏并流失了。?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这样,到鲁迅所面临的那个时代,科学的对象与价值,应该首先定位于物,还是定位于人?这只要联系20世纪以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枯竭、气候反常等等"全球性灾害",就不难理解,这实质上是一个关系到全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死存亡的 重大"现代性"问题!鲁迅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通过他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史著述,表明了 他的现代科学人文化的原则立场和遵循唯物辩证法建设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的可贵努力。? 在《说钼》里,他始终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影响和作用来把握二者不断变化、发展的辩证关 系。开篇就指出"X"射线的确证,将导致"思想宏大革命之风潮"的"日益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