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战国策派”的文化特质学毕业论文(2)
2014-10-24 01:04
导读:但以「戰國策派」批評最力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來返觀「戰國策派」自身,卻常常意外地在表現僻異的「戰國策派」身上發現主流的「五四新文化運動」
但以「戰國策派」批評最力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來返觀「戰國策派」自身,卻常常意外地在表現僻異的「戰國策派」身上發現主流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內容:政治民族主義的目的、文化決定論的手段、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反省、功利主義文學觀。這種對比是有趣的,它既有助於我們對「戰國策派」較深層文化特質的認識和把握。而由二者的這種內在聯繫、似與不似,也會使我們更容易理解「戰國策派」,感受到「戰國策派」同人的拳拳愛國之心,體會到40年代知識階層的普遍的文化反省品格。
2.1 反思五四?
「戰國策派」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批評和反思主要體現在林同濟的〈廿年來思想轉變與綜合〉16、陳銓的〈五四運動與狂飆運動〉17〈論壇·二十年前的錯誤〉18和雷海宗發表在《周論》上的〈五四獻言〉19這幾篇文章中,尤以林同濟、陳銓的文章最有代表性。陳銓在小說《狂飆》20中,也借小說人物李鐵崖之口表達過自己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看法。
林同濟認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旨與母題就是個性的解放,這種解放在當日是絕對必需的,但社會上實際行為的表現卻是,「一方面總嫌是個性不夠伸張,個性不夠活躍,另一方面卻又感到決籬屏藩,流弊已甚。正所謂舊的秩序已經否定,新的秩序無法誕生」。所以五四的作風必須向另一條路線轉換,要由「個性解放的要求一變而為集體生命的保障」。他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裏含有民族集體的意識,「民族生存運動的高潮」中也依然保留並且應當保留個性解放的種子,這正是文化及思想潮流的連續性和互動性的表現,但是不同的時期應該有不同的注意點和重心,「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毛病並不在其談個性解放,而在於它「不能把這個解放放在一個適當的比例來談,放在民族生存的前提下來鼓勵提倡21」。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陳銓則拿德國狂飆運動來觀照「五四新文化運動」,得出後者的影響和成績遠遠不及前者的結論22。他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五四運動的先知沒有認清時代,以致犯了三個錯誤:把戰國時代誤認做春秋時代、把集體主義時代誤認做個人主義時代、把非理智主義時代誤認做理智主義時代。
雷海宗認為「對於舊思想舊傳統的重新估價,對於新思想新潮流的熱烈介紹」的「新文化運動」尚未結束,「今日仍需珍視自由探討的精神,虛心學習」,以「完成五四一代留給我們的重大使命」23,已然以繼承者為己任。
從「戰國策派」的諸多論著來看,「戰國策派」同人出於對世界局勢的大致體認,得出當今世界「角於力」24的結論。他們認為要想立足於強國之列,就要吸取尼采哲學,反思傳統文化,鍛造新的民族性格,從「立人」到「立國」。他們反覆批評「五四新文化運動」,也還是希望能把個人主義這塊好鋼真正用在國家主義民族主義這塊刀刃上。在林同濟們看來,真正的個性解放與集體團結是不衝突的,「個人與集體之兩宗,質雖異而用則合」25。所以「戰國策派」的理想局面就是一個個強大的個人支撐起一個強大的國家,重心落在國家上。
2.2 似與不似
「戰國策派」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之間最大的歧異,應該是一方強調集體主義和國命整合,一方強調個人主義。但是,二者的民族主義的內在前提和基本歸宿已使得他們的差別不像人們想像得那麼大,艱難的時勢迫使他們做出了共同的選擇26:
中國社會的興盛與滅亡實際上正是幾代啟蒙思想家的最基本的思想動力和歸宿,無論他們提出甚麼樣的思想命題,無論這個命題在邏輯上與這個原動力如何衝突,民族思想都是一個不言而喻的存在,一種絕對的意識形態力量。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有論者言:「由五四反傳統主義者的主觀觀點來看,他們的確是把個人主義的諸價值當作『價值』。但是他們立刻將此『價值』變作反傳統思想的依據,且認為這些『價值』是與民族主義並行不悖的。正如許多中國第一代知識份子一樣,五四反傳統主義者以為個人主義的諸價值對於促進民族主義目標的實現,能發生有效的功能」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