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学毕业论(4)
2014-11-22 01:01
导读:一人之淫乐"的淫威,以“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告白,傲视着匍伏在脚下 的臣民。而然,在文学中的表现,主体性最为强烈,阳刚与雄壮就 “舍我其谁"了。
一人之淫乐"的淫威,以“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告白,傲视着匍伏在脚下
的臣民。而然,在文学中的表现,主体性最为强烈,阳刚与雄壮就
“舍我其谁"了。
(四)符合本质的自我表现。
帝王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以及艺术是很少的,但是他们流露
出来的理论主张和艺术手法却往往符合艺术的本质,而文学成为他们的艺
术表现。帝王文学的一个最为明显的理论主张是“诗言志"。历代帝王所
作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言志"。这一理论出自于《尚书·尧典》,据
说从舜帝那儿流传下来,为孔子所肯定并确定为正统诗歌的理论。言志说
成为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定义,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认可。人们广泛认为它
是对于诗歌的准确的理论认识。尤其是豪放潇洒的诗人们,无不以言志为
自己诗歌创作的唯一主旨。
直至毛泽东在五十年代给陈毅的一封信中仍然认为这是诗歌理论和创
作的正宗,而他的诗歌也确实是“言志"的,气魄雄伟,有着前所未有的
豪放潇洒。言志说抓住了诗歌的一种重要内容,即志。
志,是一种人生对于事业、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对于政治事业的远大而
又执着的追求。也就是说,是一种特定的明显的心理活动。言志,对于诗
歌创作来说在许多情况下是可行的。但是,整体的诗歌不仅仅言志,有
的是抒情的,有的是写诗人其它心理活动如感觉的。因此,言志说虽然在
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对于诗歌整体来说又是片面的。特别是,一些政
治性强的“志",是规范化的理性化的情感和认识,往往表现为社会化抒
情化的议论,显得直白单调。我们所知晓的帝王诗歌,大都是“言志"的。
但这也就避免了纯粹讲究“反映"社会生活的误区,使得诗歌更加主观化。
大学排名 随之而来的是相应的表现手法。和一般文学相比,帝王文学在诗歌中
更加突出地使用象征手法。“言志"的诗歌,主观性很强,所借助的形象
十分单调,常常是人们熟悉的传统意象,例如日月、山河、草木等。帝王
诗歌中很少铺陈式的细部描绘。
与上述相联,帝王诗歌中的意象比较阔大。全部形象可以说是帝王意
志所统治、所“照耀"的万物。从时间上看,往往是千年万载;从空间上
看,常常是山河宇宙。不过如此一来,这些诗歌确实给作者和当时的人们
以斗争的精神力量。
但是,帝王是从事政治的,日理万机的繁重政务使他们不可能将精力
和时间更多地投入文学创作。偶有所作,也常常是有所为而作。这就使得
帝王文学不能在艺术上产生突破。帝王文学属于传统的文学艺术,不重视
艺术的创新。好在帝王文学的本意大多不在使用艺术来从事教化,这倒使
得作品更多情性的表现,更接近于文学本质。
四、帝王文学与今
天文学的关系
帝王文学,与今天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却也被
置之度外。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批判地吸收帝王文学的一些宝贵的因素,
甚至可以说,帝王文学会在一个新的阶段脱胎换骨,更生出来一个新的英
雄文学的样式。在这21世纪古老中国仍然处于落后局面、忍辱负重、任
重道远的时刻,我们需要这样雄壮激昂的文学来鼓舞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
的心志,正像我们永远需要原始神话及其英雄一样。
(一)帝王文学中进取的自尊的极致个性在新的中国文学中可以辩证
发展。
帝王文学中的精神特质,能够更生为个体生命中的自由创造本质。这
种新生命培育的文学“屠龙技"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应当批判地吸收帝王
文学中进取有为的特质,映照其生命的大美。从“内圣外王"的传统主张,
转换为个体生命自尊自爱同时又是雄心壮志的博大精神。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创造中国古代帝王文学的一个最好的典范。毛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