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尽量不要让自己蒙羞。日本人的耻辱观念,更在意的是别人的眼光。在生活中,与别人不同的事情、给别人造成麻烦的事情和杂乱无章的事情都是他们觉得「羞」的事情。很多行为都可以用这个「耻」观念来解释,这些行为的深层原因就是不愿意做「耻」的事情。
关键词:耻辱;突出;麻烦;整洁
「恥」在日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跟它相似的有「はにかみ」、「恥ずかしい」、「面目ない」、「不名誉」、「恥辱」、「侮辱」等。「耻」在日本生活中是什么概念呢?什么事情让日本人觉得「耻」呢?日本的「耻」文化,最初是本尼迪克在《菊和刀》中提出的。我们姑且不讨论日本文化是「耻文化」的贴切性,但「耻」意识是普遍意识,大到政治活动,小到家庭琐事。比如2009年日本财务大臣中川昭一在记者招待会上醉酒的丑态,直接导致了他的下台。在生活中,有人酒精中毒,为了掩盖嗜酒的丑事,即使中毒而死,都不愿叫救护车。
日本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做「不能做丢人的事情」。在他们的意识中,别人的眼光,别人的言行,别人的举止是自己的行为标准,把自己跟别人一体化、同一化。什么事情是日本人感觉「耻」的事情呢?
一、与别人不同的事情
日本人的团结或者集体主义历来被人称赞。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突出自己。谚语中关于不突出自己的谚语,比如「出る杭は打たれる」(出头的椽子先烂)、「雉も鳴かずばうたれまい」(野鸡不叫就不会被打)。最近几年一直流行的词语「KY」,日语「空気が読めない」的缩略。意思是不懂得察看周围气氛。以下的几个问题,也可以从不突出自己来解释。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一)欺负(「いじめ問題」)
一直困扰日本学校的一个问题是「いじめ問題」,也就是欺负同学的事情。被欺负的学生往往是个性突出的人。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朋友,喜欢独来独往。欺负的同学一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小团体。往往集体欺负某个不顺眼的同学。被欺负的同学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隐藏自己的个性,也加入到某个小团体。在日本的学校,曾经有因为交不到朋友而辍学的初中生。交不到朋友的人,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同,不被别人接受,是耻辱的事情。另一方面,很多人不承认自己欺负或者被欺负。因为这也是一种「耻」。
(二)歧视(「差別問題」)
日语的「差别」在汉语里是歧视的意思。比如「人种歧视」「差别待遇」等都用「差别」这个词语表示。追溯其基本意思,跟汉语的「差别」的意思相同。演变成歧视的意思也正是因为差别就是跟一般的不同。跟一般不同的就是受到歧视。为了不被歧视,都向别人看齐。如果追求个性,很可能被被人区别对待,也就是被「歧视」了。
(三)不能坦诚面对。(素直になれなくて)
日本人在接受别人的表扬时,往往不能很坦诚。跟传统的中国人比较相似。即使内心觉得自己很伟大,但是口头上一定不能说出去,在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一定会谦虚。往往就是用。「没有这样的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来回答别人的赞美。
有一句日本的俗语,「旅の恥は搔き捨て」意思就是「旅途中的丑事,不当回事」。为什么只有出门在外的时候,才能不在意丑事呢?因为出门在外,没有人认识自己,可以不用在乎丑事。由此可以看出来,日本人在意的自己周围人的眼光,担心自己做了与众不同的事情,遭到周围人的疏远。
差别问题,不能坦诚接受别人的表扬,深层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如果只有自己跟比人不一样,别人也许就疏远自己。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向一般人看其,做大家都做的事情,不做大家都不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