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研究综述学毕(2)
2015-01-21 01:39
导读:色不要作狭隘的理解,也不要作固定的理解,而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就是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行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不同的时期应给中
色’不要作狭隘的理解,也不要作固定的理解,而要着眼于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就是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前行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不同的时期应给中国特色添换增改不同的发展了的内容。
董学文指出:“文艺理论的‘中国特色’不等于文艺理论的‘民族化’概念。‘中国特色’应该包括比‘民族化’更深广的内涵。把‘中国特色’仅仅归结为‘民族化’,这种理解是偏狭的。”
周可认为,中国特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这种理论的民族特色,二是作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价值取向的社会主义的文艺的根本属性与基本精神,而且后者更为重要。因此,“所谓有‘中国特色’主要应指那种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符合亿万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心愿和共同理想,并符合社会主义文学根本审美要求的理论品质。”总的来说,所谓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应该是“一种有很高理论科学规范、标准、品格的,既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在文艺理论建设上的民族特色、民族独创性、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又融会了我们乃至全人类文艺论最新科学成果和水平的成熟的文艺理论形态或体系”。
傅腾霄在《面向廿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认为,对于中国特色须着重考虑如下三个问题:首先,应扎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之中。其次,要对中国传统文论进行深人剖析,对其精髓部分,不仅需要理解,而且应当活用。再次,要具有民族特色。
童庆炳对此进一步认为: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的实际相结合。离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和实际来谈文学理论建设,必然会使国际性的内容和-民族性的形式相割裂,经验证明,这是无法完成真正的理论建设的。……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文学理论的结合点。……应该看到,中国不仅有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学,而且,中国古典文论、诗论、词论、小说论、戏剧论等也是世界文学理论史上的瑰宝,其中有许多观念、范畴都达到对文学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是很有价值的”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如此等等,所有这些认识,都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价值。
三、根据学术界的研究情况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内涵认识主要包括:(1)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又是贯穿马列文论精髓的;(2)必须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也即是把中国古代文论的精华有机地与中国文学实际相结合,能够深刻体现民族精神的,同时,又能融合西方文论精华,并使之中国化的;(3)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当代性的。对于具有以上三方面内容并使之有机统一而形成的文学理论,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
下面我们就按照以上三方面进行逐一分述,以见出研究面貌。
(一)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萧君和在他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论纲》一文中说,之所以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是因为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才能更好地解决种种问题,完成种种研究任务。具体说就是:第一,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作指导,才能解决文学本源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只有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才能科学地有效地解决文学研究、文学创作中各种令人困惑的问题;第三,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作指导,才能看到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学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文学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国家民族中的职责。
在此方面,童庆炳也认为,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他们所确立的世界观和所使用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经过科学检验的,这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考察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作出新结论。其次,必须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由列宁、毛泽东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坚持那些已被长期的文学实践所检验过的基本原理、原则,毫不动摇地贯彻到对各种文学问题的考察研究中去。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当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一个辩证与开放的体系,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如何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呢?许明在他的《美的认识结构》中说,首先要“重读马克思”。所谓重读,就是要恢复过去长期被误读和“弱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性”,“价值立场”,“人的解放”等重要内容,重新以“人.”为核心,张扬那些与人道主义等相联系的价值资源,以回应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和危机。其次,要关注现实。因为理论发展的契机,最终是要到现实中去寻找的,它的独特内涵,应该来自时代的深处,来自文化传统的深处,来自人性的深处,研究者只有融进这个现实之中去方能真实有效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第三,要有明确的理论目标。在环视世界理论思潮走向的基础上,中国文论建设要“重返意识形态”(当然是开放的意识形态),要“建设新的人文精神”,即“以发展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方法论、社会观所构成的新的意识形态建构”,从而使文学更好地担负起帮助民族实现“人格重建”这个时代主题。这样的思考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
针对我们的文艺学始终没有走出“西学为体”的误区,张少康在《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一文中说:“吸取西方文论和美学的科学内容,不是用它来代替我们的文论和美学,而是为了丰富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论和传统,建设适合于我们时代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文论和美学。这种认识是深刻的,它道出了我们时下文学理论在根本实质上的歪斜,那就是用西方文论代替了我们的文论,使我们自己丢失了。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在此方面,萧君和认为,民族特点是中国特色的核心,如果缺少民族特点这个核心,中国特色就不成其为中国特色。那么,什么是文艺学领域的中华民族特点?承传了几千年的写意传统、意境理论就是文艺学领域中的主要的中华民族特点。如果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建构中,让写意传统、意境创作取向、意境理论与同样承传了几千年的在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