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
2015-02-25 01:06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孔乙己》教案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毕业
教学内容
毕业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到116页的“探究·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体会小说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要阅读文章,整体感知;了解背景,把握主题;欣赏人物,探究写法;积累语言,精品阅读。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精彩段落赏析的方法来阅读小说,能举1反3,课外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体会作者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通过对比,让学生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从而自发的激起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描写人物的方法;封建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
难点
作品所反映的时代内容距离现代生活较远,且内容比较含蓄,初中学生不易理解;作品虽然用白话文,但有南方方言(如“缠夹”),有文言词(如“颓唐” ),又有古体字(如“钞”)及其他难句。
教学突破点
通过讲解时代背景及写作背景,突破难点1;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难点2。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对鲁迅资料及作品的收集,教师制作有关本课内容的课件,包括鲁迅图片、课文录音、相关资料、练习题、精品阅读等。
学生准备
第1课时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第2课时,提前观察1个人物,进行人物描写训练。
教学步骤(第1课时)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讲解背景 1、学生展示所收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播放录音,了解课文 2、听录音,疏通字词,初步感知并把握课文
3、重点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3、找出文中描写孔乙己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讲解背景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走近作者鲁迅:同学们对文学巨匠鲁迅的资料收集了不少吧?现在我们交流1下。教师适当补充。
2、导入新课:鲁迅先生1生写了33篇小说,他自己最喜欢《孔乙己》。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这个苦人儿的形象。巴金先生也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1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那么,孔乙己究竟是怎样1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是怎样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3、介绍写作背景:本文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2篇白话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1代,不能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 |
1、学生交流所收集到的鲁迅的资料,包括他的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交流自己所读过的鲁迅的作品。
学生了解鲁迅
2、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
2、播放录音,了解课文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教师播放录音,讲清听读要求。
教师讲清:缠夹:把某些事情放在1起,东缠西缠,不容易弄清楚;颓唐:属于文言词,意思是精神萎靡不振;钞:属于古体字,相当于“抄”。
2、教师解疑,或者引导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按孔乙己出场的顺序和活动的场所划分文章层次。
提出问题:文章记叙了孔乙己在酒店的几个生活片断? |
1、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划出生字词,并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参考课下注释等方法解决,同桌交流。
2、找出文中难理解或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提出问题,弄懂文意。
3、学生阅读文章,划分层次。全文共103段,可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第2部分:写孔乙己的典型性格和悲惨遭遇。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提问:第2个片段和第3个片断表现了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点?
|
找出孔乙己在酒店活动的几个片断:第1个片断,孔乙己在酒店喝酒,遭到短衣帮的嘲笑;第2个片断,孔乙己教酒店小伙计写字;第3个片断,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第4个片断:孔乙己偷东西被丁举人打断腿。第2个片段和第3个片断表现了孔乙己心地善良的性格特点。 |
|
|
|
3、重点研读,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师范读第4段,要求:你认为哪些句子或者词语用得比较好?在文中标出,然后用“我发现……”的格式说出来,大家交流。这1段从哪些方面来写孔乙己的?
2、引导学生分析:本段从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几个方面描写孔乙己。
3、阅读第101段,提问:孔乙己最后1次出场和第1次出场有什么不同呢?教师画出比较表。
提问:以上对比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封建制度不但戕害了他的思想,而且摧残了他的肉体。孔乙己已经不成样子,周围的人仍然对他取笑,这反映了人们的冷漠无情、麻木不仁。
4、本节我们学习了描写人物的1些方法,现在我们就来运用1下。 |
1、生听读、跟读,找出本段中认为写得好的词语或句子,大家交流。然后分析:这1段从哪些方面来写孔乙己?
2、学生从中找出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分析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找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者词语,说说好在哪里,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3、学生自读第101段,填写表格,从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4、观察本班内的1个同学,运用刚刚学到的描写方法,口头描述。不能出现这个同学的名字,让大家来猜写的是谁。 |
4、本课小结:
本文是1篇极为成功的小说,主人公孔乙己的命运遭遇可悲可怜,令人同情。鲁迅先生刻画这个人物入木3分,栩栩如生。下面,让我们伴随着动听的乐曲和优美的画面,再来欣赏1下这篇文章吧。播放录音,欣赏课文。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分析典型环境的描写 1、找出文中描写孔乙己所处环境的句子,并分析他们的作用
2、重点研读,把握作品的主题 2、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3、探究阅读小说的1般方法 3、明确方法,阅读小说
教学内容
1、分析典型环境的描写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上1节,我们了解了孔乙己的悲剧遭遇。读第1段,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地点和时间?到酒店喝酒的有哪几种类人,有何特点?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掌柜对长衫客和短衣帮以及小伙计态度上有何不同?这说明掌柜是怎样的人?小伙计的职务和所处环境使人有什么感觉?(板书)小说开头介绍咸亨酒店格局和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有什么作用?
2、对于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从全篇看,你还能整理出哪些情况?
3、教师小结:
孔乙己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他的悲剧命运就是必然的了。 |
1、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并讨论回答。
?/P>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反映了当时等级森严,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掌柜对长衫客:极力逢迎,恭敬侍候
对短衣帮:不讲情义,恣意剥削
对小伙计:凶狠无情
说明掌柜虚伪、势利、冷酷,自私自利,唯利是图。
明确:为孔乙己的出场做了铺垫。
2、学生默读全文,找出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句子和情节,发言,讨论 |
2、重点研读,把握作品的主题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提出问题: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可以说,“笑”是贯穿全文的1条线索,那么,怎样理解这篇小说中的“笑”呢?
2、为什么那些人对孔乙己这样1个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相反只知道哄笑取乐呢?
3、用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板书)
4、教师引导: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能否看出来,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到底要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分析小说的主题。
5、鲁迅的作品中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你还能就你读过的作品说出几个吗? |
1、学生找出“笑”的内容,并作分析:
首先是孔乙己“可笑”。其次是别人对孔乙己的取笑:掌柜取笑,是对受苦人的玩弄和欺凌;短衣帮取笑,是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找1点乐趣,对孔乙己没有同情,麻木不仁;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孩子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明确主题。
3、学生思考,回答:以笑衬悲,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味就更加深刻了。
4、讨论问题,然后交流: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以及民众的麻木不仁。
5、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人物形象:阿Q、祥林嫂、华老拴…… |
3、探究阅读小说的1般方法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师生共同总结阅读小说的1般方法和步骤:疏通字词、明确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题、明确人物所处的环境。
2、发给学生阅读材料(《祝福》),指导学生阅读。 |
根据本课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小说。 |
4、教师小结: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在腐朽的封建社会里,落后的科举制度是怎样摧残、毒害着读书人的心灵和肉体,比较1下,我们应该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中感到幸福,为能够接受现代化的教育而感到自豪。让我们扬起理想的风帆,以高昂的热情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吧!
本课总结:
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取了5个生活片断,展示了生活在畸形社会中的孔乙己的畸形性格,有力地批判了黑暗社会及其科举制度。本文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2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深刻的反映了孔乙己1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是1片讨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战斗檄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还要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积累语言,丰富语言,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都是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它既不是凭空虚构,又不同于写真人真事。文中的孔乙己就是以某1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1些事迹,创造出来的。地名《鲁镇》则是杂取作者的父系故乡(绍兴城内都昌坊口)和母系故乡(绍兴东皋乡安桥村头)两个地方的名字,合成1个。
2、小说用第1人称“我”——1个10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有什么好处?
3、孔乙己从酒店出去以后,到底怎么样了呢?发挥联想与想象,以《孔乙己走出酒店》为题,进行续写。
练习设计:
A、随堂练习设计:
1、揣摩下列句子,在( )内填上适当的字,并体会这些字运用的妙处。
1、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
2、孔乙己着了慌,伸开5指将碟子( )住,弯腰下去说道,……
3、(孔乙己)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1碟茴香豆。”便( )出9文大钱。
4、他从破衣袋里( )出4文大钱。
5、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 )上了1层灰色。
2、精读小说最后1段,回答问题:
1、第1句“中秋过后,秋风是1天凉比1天”这句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文中反复说“孔乙己还欠109个钱呢”表现了掌柜是怎样的人?
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矛盾吗?怎样理解?
B、个性练习设计:
1、能说出你所读过的小说中你喜欢的或者给你留有深刻印象的人物吗?如能背诵出里面的精彩描写更好。
2、观察1个人物,运用本课所学的描写方法,写1篇短文,表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附答案
A、随堂练习设计:1、1、踱2、罩3、排4、摸5、笼
2、1、渲染了1种悲凉、凄冷的气氛,烘托了孔乙己悲惨的命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表现了掌柜是1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人。3、不矛盾。“大约”,表明“我”并没有亲见,是1种推测;“的确”表明孔乙己别无出路,命运只能如此。
B、略。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最能广泛的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是小说,读者最多、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也是小说,这篇小说是本单元的第1课,所以,学习这篇小说,要使学生明确小说的有关知识,学习阅读小说的1般步骤和方法,以便自己能独立阅读。
补充资料:
1、作者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1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1。1927年至1935年期间,创作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鲁迅杂文具有深沉朴实的革命激情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典范。鲁迅先生1生译著近1千万字。有《鲁迅全集》问世。
2、鲁迅是1个塑造人物的高手,他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来欣赏1下他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想1想:两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1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5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410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1轮,还可以表示她是1个活物。她1手提着竹篮,内中1个破碗,空的;1手拄着1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1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1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1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1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1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1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1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3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