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变色龙》详尽教学案

2015-04-03 02:35
导读:文学论文论文,《变色龙》详尽教学案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毕业 教学内容
毕业

教学内容

教材135页到141页的课文及“探究·练习”等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掌握作者契诃夫的有关知识,了解社会背景,学习本文运用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能够根据奥楚蔑洛夫的反复“变色”概括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在阅读方法上,要有感情的进行分角色朗读;在内容探究上,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反复无常的语言,3番5次的脱穿大衣等描写,认识奥楚蔑洛夫的“变色龙”形象;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恰当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引导学生采取感情朗读、讨论交流、前后对比、重点研读等方法来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奥楚蔑洛夫“变色”的社会根源,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分析奥楚蔑洛夫前后6次“变色”,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难点
认识奥楚蔑洛夫这1“变色龙”形象的社会意义,领会细节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突破
通过感情朗读、合作探究、重点研读的方法,了解主人公“变色”的过程,认识其“变色”的时代背景,领会其揭露社会现实的典型意义;通过找出细节、联系现实、专题训练的形式,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运用口头作文,谈自己对奥楚蔑洛夫这种“变色龙”的看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作者的相关介绍,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带、小说《底层人物》。
学生准备
    收集、整理作者契诃夫的有关知识。

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作者契诃夫的情况,听教师补充。

2、感情朗读,分析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

3、讨论交流,赏析细节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讨论交流“军大衣”这1细节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同学们对作者契诃夫的资料都收集了吧,下面请大家交流1下。

2、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变色龙吗?人们常用来比喻什么?(板书课题)可视情况补充。

变色龙:①脊椎动物,躯干稍扁,皮面粗糙,4肢稍长,运动极慢。舌长,可舔食虫类。表皮下有多种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②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1、学生相互交流作者的相关资料,然后对照课下注释,掌握作者、及其代表作。

2、学生纷纷回答(也可结合注释回答)。

2、感情朗读,分析人物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清生字读音,注意感情。

2、提出问题: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板书)主要内容是什么?中间部分写了奥楚蔑洛夫几次态度变化?

3、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过程中,奥楚蔑洛夫对狗、对赫留金的称呼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什么而改变的?(板书)

4、奥楚蔑洛夫的这种变化与“变色龙”有什么相似之处?

5、这些变化说明,奥楚蔑洛夫是怎样的1个人?(板书)如有疑难,可简介时代背景。

6、提出自读要求。

1、学生听录音,找出生字词。注意朗读的感情。

2、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问题。

3、学生找出奥楚蔑洛夫对狗、对赫留金的称呼变化的词语。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此处学生只要知道奥楚蔑洛夫的话,是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变化就可以了)

4、变色龙能够随周围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肤色;奥楚蔑洛夫也会随着狗主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态度。

5、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参考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奥楚蔑洛夫这1人物形象。认识沙俄警察制度的黑暗与腐败。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该部分内容,进1步认识“变色龙”形象。

3、讨论交流,赏析细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军大衣”在本文中1共出现了几次?请同学们把那几个句子找出来。

2、开头“新大衣”中的“新”字暗示了什么?

3、结尾的“大衣”从全文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

4、脱、穿大衣,在现实生活中本来是极其平常、细小的事情,它对于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影响;但是,它对刻画奥楚蔑洛夫这1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估量的。那么,你认为中间部分两次写到“大衣”,有什么作用呢?

1、学生找出4个描写“军大衣”的句子,并在文中划出。

2、学生讨论发言。(学生明确:这是1个刚爬上去的小警官)

3、学生可结合第1段中的“大衣”探讨,明确:首尾照应。

4、学生联系上下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共同赏析这1细节描写的作用。

(可以联系实际:你在什么情况下遇到过这种忽冷忽热的事?奥楚蔑洛夫属于哪种情况?使学生明确:他这样做1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态,2是表现了他对将军的恐惧)

4、教师小结
这是1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让人物用自己前后自相矛盾的话,来达到他的讽刺目的。学习本文,我们要特别注意这1点。
本课总结
本文是1篇外国短篇小说,我们要想准确领会文章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就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孤立的去分析。对于奥楚蔑洛夫这1形象,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很多贬义词来概括,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1试。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究竟是怎样弄破的?这应该是处理这起狗咬人事件的关键所在,但是奥楚蔑洛夫对此却始终不闻不问,整个故事的情节也只是围绕“这到底是谁家的狗”展开。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2、有人认为,最后1段中的“裹紧大衣”表明奥楚蔑洛夫处理完案件后,趾高气扬的走了;也有的人认为,“裹紧大衣”说的是奥楚蔑洛夫对狗咬人事件不了了之,灰溜溜的退场了。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些?请说明理由。
练习设计
A、随堂练习设计
读课文第1和最后1个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开头1段“新的军大衣”中的“新”字,暗示了什么?
2、开头1段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开头1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主要交待了哪些要素?
4、从全文结构看,结尾1段中的“军大衣”有什么作用?
5、有人认为,最后1段可有可无,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B、个性练习设计
变色龙随周围环境改变肤色,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天敌的伤害,奥楚蔑洛夫“变色”是为了什么?如果奥楚蔑洛夫不当“变色龙”,而是依据实情处理狗咬人事件,或者惩治小狗的主人,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附答案
A、1、奥楚蔑洛夫是1个刚刚爬上去的小警官。   2、暗示了当时俄国经济萧条。
3、拟人、比喻;人物、地点和环境。   4、照应开头。   5、言之成理即可。
B、略。
教学探讨与反思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也是俄国文学史上少有的艺术珍品。“变色龙”的形象已成为那些善于权变者的代名词。研读该文,抓住了奥楚蔑洛夫的6次变色,也就抓住了全文的核心,而这6次变色又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的,所以本节设计了分角色朗读、感情朗读、重点研读等环节,目的就在于让学生在读中认识人物,在读中把握主题。
补充资料
1、时代背景
    《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2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3世1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1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zhi主义蒙上1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1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划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zhi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1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那个穷凶
极恶的沙皇专zhi主义。
2、作为1篇讽刺小说,梅常春的《底层人物》和契诃夫的《变色龙》1样,都揭示了社会现实,想1想,小说中的“小宋”是1个怎样的形象?
底层人物
      梅常春
6层楼房合围成1个深深的井,小宋站在井底。他分明感到1个物件向额头射来,不容躲闪,1滴水便在额头绽开了花。
上层的水珠啪嗒啪嗒富有节奏地射向底层,又溅起钻进门底缝里,湿了小宋客厅的1小半。
井式楼房的住户从下及上很有秩序地住着办事员、副科长、科长、主任不同级别的人。小宋发现:射向底层的水珠数主任家阳台上花盆底溢出的泥水最具力度,而科长在阳台上改建的洗澡间壁缝中渗出的皂沫水最显威力。相形之下,副科长宝贝儿子的游戏水枪的阵阵点射倒算不了啥。小宋刚找出受苦之源的那阵日子,心里窝的火直往上冒,差点儿做出“骂娘”的蠢事。后来,小宋出奇的平静,他甚至认为,这种苦难是诉不得的。再后来,在小宋的眼中,出现了水滴帘珠般的美丽风景。
再后来,小宋当上了副科长,住上了2楼。他的儿子也好玩耍游戏水枪。(该文原载于《3峡晚报》1996年1月12日)

(本教案收录于中国和平出版社《课程标准新教案》1书)

    上一篇:历史故事:苏小妹“炼字”超苏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