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有专家说,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对待读写教学的问题上存在着1些认识和操作上的偏差,比如把本来较为简单的阅读教学复杂化了,而把较为复杂的习作教学简单化了。因而,学生的学生本位受到了弱化,语文质量的提高受到了影响。我认为,即使在新课程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我们仍要进1步更新观念,在面对文本时应全面1些,复杂1些,在面对学生时则要简单1些,适用1些,这样就能在巩固课改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1、要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做到以学生为本。
我们常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细细想来,也不完全正确,作为教学中矛盾着的双方,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之1。我们提倡在课堂上以学定教,那么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成了教学导向的主要因素,换句话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所以,主体和主导在特定的环境下是不确定的,但不管怎样,以学生为本是永远不变的。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让学生围绕1个问题展开讨论,学生讲了很多的想法,但最终出现教师板书上的只有早已经被任教者写在教案上的几个词语,如有的老师问学生从学习汉字中有什么发现,有的学生讲好多汉字是由过去的图画演变来的,有的讲1些汉字从字形上就能猜出意思,学汉字有趣味,也的学生讲我们学的汉字是简化字,最早叫甲骨文。老师则着重强调了简化字和甲骨文,因为他主要想讲演变的过程。这就不能叫以学生为本,只能叫学生为教师的表现服务。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地让学生去学(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去习(读写实践)。
2、要处理好读写的量与质的关系,做到读写并进。
有老师和家长常常这样问: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就不会习作呢?为什么从1年级就开始阅读,到了小学毕业还是不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呢?这就牵扯到1个哲学话题:量变和质变。我们都知道量变的特征是1种逐渐的、连续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相对静止状态的变化。质变是1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是事物渐进过程中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2者又相互转化。学生的阅读和习作就是这样,要提高水平,首先1定要有量的积累,然后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课标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提出了1些量化指标,如小学阶段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0万字以上。另外还提出了习作的次数、1分钟默读的字数等要求。教科书的编者也给我们提出了1些好的建议。比如到了高年级就要加大学生笔练的次数,专家对4年级学生就提出了3方面的要求:每学期写日记不少于16篇,和语文天地相关的习作不少于12篇,与活动相关的习作不少于6篇。我们应认真领会课标精神,根据教材的安排,结合教学实际,静下心来,朝着1个目标,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课本上的不少课文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这样的道理,如达芬奇画鸡蛋、鲁班学艺、上天的蚂蚁等。
1 23下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