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教育与德育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主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等多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创业教育为德育发展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德育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要分层次开展全校性的创业教育,要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要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整合与建设。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业教育
基于“第三本教育护照” 概念基础上产生的“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开拓事业的精神和能力。创业教育与高校德育在目标上的高度契合,使其成为现代高校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一、创业教育与德育发展新视角
(一)人格发展健全人格不仅是创新教育的需要,也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发展和塑造学生独立和谐的人格是德育和创业教育共同的目的指向。创业教育中的人格塑造,通过逐步完善学生优良的创业特质、矫正不良的特质、充实欠缺的特质,使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诚实、守信、进取、合群等格特质。德育中的人格塑造,既注重心理层面的人格特质,也注重人格的社会文化层面,即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塑造理想的人格。以人格发展促进个体发展,是创业教育与德育自然的结合点。
(二)主体性发展在很早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人始终是主体性”.的观点,反观德育发展的历程,任何成功形态的德育都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密切相关。而传统的德育范式注重用预设的标准去“改造”个体,强调说教、强调权威,而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致使德育工作也缺乏实效,因此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现代德育最为重要的需求和任务。旨在培养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具有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具有自立意识和高度自主性的人的创业教育,其本身就是主体性教育理念的产物,它的融人不仅充实了德育的内涵,而且强化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新的德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