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了体系的概念,分析了体系的特点,(3)
2013-05-16 01:28
导读:1.2 体系与一般系统、复杂巨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和实际过程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体系与系统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难以精确界定。我们认为,体系由
1.2 体系与一般系统、复杂巨系统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和实际过程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体系与系统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难以精确界定。我们认为,体系由系统演化而来,从广义上讲,体系是系统的一种,是一类复杂巨系统。同时,与一般系统、复杂系统比较,体系的属性、特征及行为表现都存在本质的不同,区别主要在于集成元素的手段、方式和意义上。由分析可以看出,体系与一般系统之间在诸多属性和特征上存在较大差别,与复杂系统之间的差别则相对较小,但也不能将体系等同于复杂系统。
1.3 体系开发、管理与应用中面临的新问题
与系统开发、管理与应用相比,体系开发、管理与应用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需求变化性更强,难于把握。体系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会由于战略环境、实现技术及社会价值变化及对未来预报的困难而显著变化。系统开发一般有明确定义的需求,按需求确定开发的技术规格。为适应需求变化,体系开发要基于能力开展需求分析而非传统的基于威胁或技术规格分析,要考虑多种可能背景,采取进化的需求分析模式,逐步迭代,从需求层面提高体系的适应性与灵活性,难度进一步加大。
(2)进化式开发,目标难于明确,具体方式难以选定。体系特别是高层次体系的开发或建设一般都遵循进化式开发的趋势,没有事先定义好的永久终态,即使达到初始的目标结构,也还要进化下去,而不是按战略计划的或有意识的工程活动一下子建立起来。系统开发是整体取代原有系统的能力,在开发开始前就明确定义系统的目标。而体系开发过程中,一般其组成系统,部分是已有的,部分是新开发的,开发方式又多种多样,其能力只能是随时间渐变的没有明确意义的终态。所谓体系的设计实际是要解决一个具体体系进化的设计问题。这样的设计不是静态地根据规格要求提出一个新的体系组成结构;而是确定体系从现有状态达到什么目标状态以及怎样达到目标状态的问题。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3)组成选择的多样性,对体系组成设计提出新的挑战。系统的组成部分既非运用独立,又非管理独立,完全取决于系统整体要求。体系的组成是能相互关联、互操作的独立系统,通常没有机会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所以,体系的组成系统可以处于不同寿命阶段,既有已有的系统,也有尚待开发的未来系统。
在确定体系组成上,出现多样性的原因,一是需要混合多种系统满足不确定性条件下任务需求。以防空反导武器装备体系为例,威胁因素影响其部署范围,准确的来袭目标信息是其完成使命的必要条件。若来袭目标信息已知,如是巡航导弹,距离远则可出动作战飞机使用空空导弹拦截,若距离近,则可用地空导弹或高炮拦截。若来袭目标信息未知,则需用卫星、雷达等探测系统搜索定位。为保障最高成功概率,要有几种相对独立的手段配合使用,保障任务完成。二是要考虑多种系统对完成任务的合作与竞争。如交通体系中,陆地、海上和空中交通系统既合作保障正常交通需求,又在淡季竞争有限的交通任务。三是考虑组成系统的多体系背景。如战斗飞机、预警机既可用于防空反导体系,又可用于空中进攻体系。四是要考虑体系组成的动态变化,如新系统的加入及老系统的退出对完成任务的影响。五是要考虑组成变化对互操作的影响,等等。总之,体系组成选择的多样性对体系组成设计提出新的挑战。
(4)合并寿命周期管理,使体系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体系组成系统开发的独立性和应用时要求的互联、互通、互操作性对体系开发的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一是体系开发过程不可能像系统一样按一个寿命周期过程进行,需要把体系中一系列随时间进化的组件系统的寿命周期合并成体系的寿命周期,这与系统工程中寿命周期传统定义是不同的。二是在体系全寿命周期中管理的对象依体系的进化而变化,管理对象大多数情况下常局限于体系的特定部分,而非体系整体。三是管理的重点随进化的需求变化(如再设计、再开发、再制造、进化开发以及开发新组件系统等)不断变化。四是不同进化方案需要不同工程和管理环境,包括管理队伍、信息、知识资源及支持工具等。五是部分组件系统由于预算变化而引起进度和性能需求基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