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了体系的概念,分析了体系的特点,(4)
2013-05-16 01:28
导读:(5)非线式部署,应用难度增大。体系在成功衡量准则、部署条件及部署线性等方面与传统系统的要求不同。传统系统工程开发的单个系统,其成功准则优先
(5)非线式部署,应用难度增大。体系在成功衡量准则、部署条件及部署线性等方面与传统系统的要求不同。传统系统工程开发的单个系统,其成功准则优先顺序往往是技术、军事、经济与
政治(TMEP),最优先的是性能要好,部署条件是系统经反复开发已经完全解决问题,部署方式是取代现有系统而提供新能力。但对体系而言,其成功衡量的首要标准往往是较为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因素,技术性能相对处于较为次要的位置,体系的部署条件需要一个反复迭代、渐进获取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同时,由于实际需要,体系往往只要部分解决了问题,就需要部署,在部署后通过运行再来反复开发过程,如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体系提供的能力不是整体取代或生成新能力,而是逐渐达到要求。体系部署方式是不均匀、非线性的,随不同地点或需要有所剪裁。这和系统工程传统的线式过程:完成系统开发,再把完备的系统进行部署是完全不同的。
随着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体系的不断发展,体系开发、管理和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日趋复杂。作为一类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体系开发、管理和应用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和困难,有些是当前复杂巨系统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些问题则具有强烈的体系独有色彩,特别是具体体系构建、管理和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体系特色。
1.4 体系工程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由于体系组成元素的多样性、边界模糊性以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导致体系问题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对传统系统工程提出了挑战,使得传统系统工程理论与技术对体系问题的解决显得力不从心或者根本无能为力。同时,虽然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体系开发、管理和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普适理论参考(如复杂网络理论),但一方面由于复杂巨系统理论自身发展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可用于指导体系研发、管理、应用的理论方法十分有限;更为重要的是,体系作为一类特殊的复杂巨系统,有其自身特色,一般的复杂巨系统理论难以有效解决具体的体系开发、管理和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正如普遍意义上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有效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一样,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因此,解决体系的问题需要基于体系的实际、采用体系的思维,这种思维应该是基于系统和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升华,是复杂巨系统理论的具体化(“体系化”),我们称之为体系工程。简言之,体系工程就是体系开发、管理与应用的相关方法、理论、技术和过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尽管对体系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从当前关于体系问题和实例研究看,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体系的集成、评估与演化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体系工程是传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的新拓展,是结合复杂巨系统理论与实践的、需要解决体系问题的具体方法论和技术途径。从目前复杂系统和复杂巨系统理论的研究看,并不是所有复杂问题都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复杂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引导我们对复杂性、对复杂系统行为的理解与认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复杂问题,比如在武器装备建设领域需要把众多孤立系统进行集成,形成更有效的武器装备体系,在未来武器装备体系建设问题上,需要发展什么系统、需要淘汰哪些系统、需要持续使用和保障哪些系统、需要什么样的新概念武器系统等等,这些都是信息时代武器装备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传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以及复杂系统理论所不能解决的具体体系问题。对类似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与途径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体系工程理论方法。
体系相关问题的特殊性要求在传统系统工程基础上、在复杂巨系统理论指导下开展体系工程研究。体系工程源于系统工程,但它不同于系统工程,是不同领域问题的研究,是系统工程的演化和拓展。从问题求解的角度,系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与体系工程需要的解决问题相比。体系工程区别于传统的系统工程,传统系统工程解决问题以分析和综合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而体系工程重在平衡与演化分析,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系统工程旨在解决系统的开发与使用,而体系工程重在体系的规划与实施。换句话说,传统系统工程是追求单一系统的最优化(比如某一产品),而体系工程是追求不同系统集成的最合理化,集成这些系统以满足某一项目(即体系问题)的目标。体系工程方法与过程使得决策者能够理解选择不同方案的结果,并提供给决策者关于体系问题有效的解决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