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违约的主要社会心(3)
2013-05-31 01:08
导读:传统观念认为医学生专业方向明确,没什么好规划的,找工作的时候奔着医疗单位去就行了。在工作难找的情况下,即使有其他就业机会,医学毕业生也大
传统观念认为医学生专业方向明确,没什么好规划的,找工作的时候奔着医疗单位去就行了。在工作难找的情况下,即使有其他就业机会,医学毕业生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临床岗位。事实上,学医未必一定要当医生,当不成医生也未必就是学非所用。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及健康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医学相关学科正在蓬勃兴起。健康、保健、康复、美容、咨询、保险业、图书信息对医学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制药企业也非常欢迎医学毕业生从事药品研发、营销工作;不少与医学相关的报社、
期刊编辑部、网站、调查机构也需要医学毕业生从事医药编辑、市场研究工作。因此,医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打破“学医就要做医生”的固定思维模式,详细了解与分析社会环境与专业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目前,许多医学生在就业时非常看重用人单位的地理位置、级别、
,较少考虑
需要,不愿意去条件差的地区工作。然而,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因此,在大中城市医院中的医护人员日趋饱和,广大农村和社区以及边远地区相对缺乏医务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到基层医疗单位,如城市中的中小医院、社区医院、县级基层医院、乡镇卫生院将是今后医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胡锦涛主席曾就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作出过重要指示,胡主席说:
要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引导和鼓励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可见,随着
的倾斜和贫困地区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只要抓住机遇,努力开拓,医学生同样可以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理想和抱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2高等医学院校应正确指导医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源头上预防不必要的违约行为
对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而言,科学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任重而道远。必须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明确医学生学习成长各阶段的规划及目标,根据医学生专业性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确定大学时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目标及分阶段目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充分做好职前准备 。
就业指导部门还要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向学生传达各级政府和学校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就业方向,拓宽就业地域,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除国家规定的就业优惠政策外,学校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鼓励措施,对到西部、省内欠发达地区等基层单位服务的毕业生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以减少毕业生草率签约、违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与社会就业竞争压力下,医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学会尊重病人,体恤病人,以人为本 。医学道德不仅应当成为病人权益的保护伞,而且也应成为医疗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非常有必要将医德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讲座、咨询活动、医学伦理学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医学生牢固树立对自已、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毕业生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引导医学毕业生结合自身特点和职业的现实要求,选择可行的职业方向和目标,慎重签约,理性就业,从而从源头上降低违约率。
毕业生网为你提供优质的代写硕士服务,如有业务需求请联系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