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医疗卫生事(2)
2013-06-19 01:10
导读:但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尚缺乏一套适合本校的科学、系统、完整的新生教育课程和教材。而在一些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 如美国、英同、澳大利亚等,新生
但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尚缺乏一套适合本校的科学、系统、完整的新生教育课程和教材。而在一些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
如美国、英同、澳大利亚等,新生教育在各高等学校受到普遍重视,几乎每个学校都有相应的专门机构如新生教育中心来负责该项工作,编写专门的新生教育刊物。 这正是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二、医学院校新生教育的思考
1 优化新生教育的内容新生教育内容复杂而繁多,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在所有内容上平均用力,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高等医学院校在新生教育方面更要注意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新生教育的内容上做到体现医学院校特色,突出重点内容。
首先,要重视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医学教育,德育为先。德育和职业素质培养是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应贯穿医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恪守医德规范,加强医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对一个医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医生应终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因此,在医学生入学时就应加强医德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仁爱救人、不图钱财、谨慎认真、不畏艰苦、一视同仁、忠于职业、以人为本、虚心好学、精益求精的优良学风和道德品质。[31通过教育发挥“首因效应”,使学生从踏入医学院校的大门开始,就感受到医学的神圣、光荣,树立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医学新生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点,使每一个学生对其所从事的专业产生热爱,为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让每一个学生从医学的本质认识医学职业的特殊性,自觉为献身和发展医学事业砥砺品行,塑造人格。
其次,要重视法律法规教育。近年来,随着法制教育的加强,一种钢板空气隙缺陷的巴克豪森检测方法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在医疗卫生行业,医疗纠纷空前增多,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从与日俱增的医疗纠纷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正在觉醒并得到不断强化,同时,我们从一些医疗纠纷的案例中也可以看出,一些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依然淡薄,法律知识匮乏,在医疗过程中出现医患纠纷时,无力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为医学教育教学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在医学生的大学教育中融入法律法规教育,特别是在新生教育时期,在新生—人校时就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让依法行医的观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再次,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医学院校中主要专业的学制相对较长,专业课程较多,课程结构设置跨度大,因而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文学科教育对于医务人员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有着重要作用。而医疗纠纷的发生更凸显出人文
社会学科教育在沟通人际关系,缓解医患矛盾中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怔如英国著名教育家弗列克斯所说:“把医学作为一种技术来掌握是非人道的。”因此,我们要注意加强新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他们人文关怀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创造能力,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本的观念,并将这一认识带到临床实践中去,把传统的以“病”为中心变为以‘ ’为中心。这对构建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创新新生教育方式创新教育方式是新生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现有调查表明,各高校虽然或多或少地开展了新生教育,但是不少学校存在教学形式模式化的问题,使教育难以真正深入人心。许多学校的新生教育还沿用着军训、校史介绍、讲座等固有的模式,相对枯燥的内容和流于形式的讲授既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如何为学生精心“烹制”新生教育的“小锅菜”,让他们乐于接受、容易消化呢?这是我们目前应该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