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 思考:人事从业者在员工社会责任管理中的角色综合前文的调查结果,尽管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应该在守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但在企业实践过程中,以法律规定为行为底线对员工履行社会责任还属于我国企业履责行为的主流,一些盈利情况较好的企业甚至违法低程度履行或者拒绝履行相关责任。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我国劳动法规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中,《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劳动法律相继出台;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国内和国际社会对企业履责任状况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提出了新的社会责任管理要求,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员工社会责任进行系规范地管理,作为责任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人事从业者面临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新的发展机遇,人事从业者可以而且必须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他们放弃单一以企业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转而成为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平衡者,国家劳动法律的?卫者与执行者、员工社会责任管理的引导者与推动者。
3.1 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平衡者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将人事管理提升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层面,但该理论仅站在企业的角度“将员工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较少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关注其劳动权益和个人发展。近十几年,这种“把员工当成资源”的管理思路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理论方面,越来越多学者撰文质疑“人力资源”的表述方式及其相关理论。英国学者斯托瑞(Storey,1992)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从本质上讲是为了躲避工会和掩饰管理控制方法的一种复杂的管理方式,是用来显示管理人合法性的一种不同方法。美国学者帕特利霞??H??
威尔汉(2005)等人指出,“我们经常倾向于把员工看作统计现象,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相应地这样衡量他们。所以,当我们裁员的时候,我们裁掉的是成批的员工,而不是个人,”并将这种思维方式成为“量的思想模式”,事实上,这种“量的思想模式”实质上就是把人等同于资源,而忽视人自身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刘唐宇(2005)也撰文指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呼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性变革。在实践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企业尤其是跨国大企业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左右了各国的经济,以至于英国经济学家诺瑞娜??赫兹将这种现象称为“企业收购国家”。当企业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时,企业必须在各方利益相关者之中的平衡寻求可持续发展,保障员工的权益并未其提供有意义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事从业者可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理查德??A??B 博蒙特在《HR 面临的挑战:构建公司的外部空间》一文中建议“HR 部门成为企业处理社会和公共事务的起始点”。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二十年,人事管理理论将越来越回归人的本性,越来越注重员工本身的成长和发展,这就意味着人事从业者本身也越来越成为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平衡者,遵循“既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可匹配的员工,也积极维护员工的权益”的原则开展工作,尤其在高级管理者决策失误时为员工争取利益,在保障员工利益和激发员工积极性的过程中提高员工绩效,而不是单从降低成本的角度与高级管理者合谋盘剥员工。
3.2 国家劳动法律的?卫者和执行者法律法规的存在以国家宪法和成文规定的形式出现保障各国人民的权利和应有利益,除了保障社会公民的应有权益外,法律还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学价值。美国学者罗宾保罗马洛伊(Robin Paul Malloy)研究发现社会成员以谦卑的心态使用和理解法律,加深对多元化和互惠的理解,就能够获得可持续的健康的社会财富最大化。可见,法律的存在对公民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正处于不断的完善中,随着《就业促进法》、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出台,企业人事管理也逐步趋向于规范化和法制化,劳动法专家陆敬波认为,新法的实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影响表现在管理意识转变、人工成本提高、违法成本加重、用工风险增长、管理难度加大等十个方面,这些影响将迫使人事从业者积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职业管理素质。人事从业者既要将国家法律规定贯彻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中以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卫和执行相关法律,又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避免人事管理活动给企业带来损失和纠纷,更需要提醒和劝说管理者规避法律风险。例如,在招聘环节上,人事从业者必须把握招聘质量,避免以往企业大量招人不满意再解雇的情况,在管理制度制定方面,要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制定周密的管理制度,否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就要付出较大的成本支付相应的解约赔偿金。从某种角度上说,人事从业者的专业地位和战略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重视,人事从业者的责任也空前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