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由于教育经费的有限,印度一直重视高等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面对这种情况,印度政府于1975年启动“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项目,此项目为最贫困的儿童和妇女提供免费的服务,以改善他们的健康、营养和教育状况。它的经费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相关团体的赞助,还有印度政府的财政投入。30多年来,该项目的受助对象已经从最初的0~6岁的儿童,扩大到孕妇、哺乳期的母亲和女童以及辍学的青春期少女.将学前教育、女童教育以及对母亲的教育整合在一起,使数以百万计的幼儿和家庭受益。
一、印度“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实施的背景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l5岁以下儿童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2%。据统计,印度每年有超过200万的儿童死于可预防的传染病,而因营养不良导致死亡的儿童更是占死亡儿童的50%。 [23婴儿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远远超出发展中的平均水平。印度中央政府关注幼儿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3年成立了“中央社会福利理事会” 旨在动员民间组织向社会福利事业,尤其是向妇女和儿童提供帮助。1954年,该理事会发起了“福利扩展计划”.首次提出把福利扩展至幼儿教育的问题。
1974年,印度议会通过了《为了儿童的》,将儿童视为国家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资源,文件特别强调“国家要向所有儿童提供充分的服务”。以确保其身体、智力和社会性得到充分发展。并规定设立全国儿童理事会,作为规划、检查和协调与儿童有关的各种活动的论坛。[331974年,印度政府开始特别关注“整体性”(Integration)问题。在中央政府的组织下,有关方面致力于探讨把向幼儿提供的服务整合为一体,这种努力最终导致了“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 (Integrated Child Development Services.缩写为ICDS)计划的出台。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印度“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的目标
1975年. 印度政府正式启动的“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计划(以下简称ICDS计划)是针对6岁以下儿童全面发展的综合项目。该项目旨在改善学龄前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的营养与健康水平,包括补充营养、幼儿教育、免疫接种、体检、医疗服务以及营养和保健教育,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具体目标有五个方面:第一,改善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与健康水平;第二,为儿童心理、身体和社会性的适当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减少儿童的死亡率、发病率、营养不良和辍学的发生率;第四.实现各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与贯彻以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五,通过适当的保健和营养教育,提高母亲照料儿童正常的健康与营养方面需求的能力。
三、印度“整体性儿童发展服务” 计划的实施
1975年以来,ICDS项目一直作为印度政府介入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的主要计划。非正规的幼儿教育是ICDS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在偏远和落后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并提高其质量,为3岁~6岁儿童提供幼儿教育。1996年,ICDS从最初的面向偏远和落后地区改为面向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母亲从中受益。
安哥瓦迪(Anganwadi)是印度ICDS项目的主要组织形式。印度把全国偏远和落后地区划分为5630个ICDS项目单位.包括5320个“社区发展组” (community development blocks)和3 10个主要的城区贫民区(major urban slums)。按照ICDS的设计。每个项目单位平均建立130个安哥瓦迪。每个项目单位有1名主要负责人和7名督导员,每位督导员负责指导约2O个安哥瓦迪。作为最基层的单位。每个安哥瓦迪有1名教师、1名教师助手和1名保育员。负责约60名6岁以下的幼儿、12名孕妇和哺乳期母亲。1个项目单位一年的费用约为150万卢比。[ ]一般来说,成为教师的条件是: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当地人、具有基本的教育水平(至少读到7年级)、非常需要经济支持,并且通过母亲委员会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