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用知识管理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提(3)
2013-08-07 01:12
导读:2.1 反哺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其目标是使企业获得竞争对手难以
2.1 反哺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的活动,其目标是使企业获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核心产品,核心产品的来源是核心知识。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就是利用知识的自创生特点,利用现有知识生产新知识,也就是知识生产的内部增长模式。而知识管理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辅助管理工具,其目的只是使知识生产过程更具有效率。
另外,科技成果转化获得成功的标准不是生产了大量的知识,而是要以市场化和产业化率作为检验标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要取得效益,就需要将知识嵌入到产品中并转变为价值。当然,其逆过程就是能将价值转变为知识。知识与价值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变是知识生产的衍生模式,即知识生产的外部引进模式。
一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由成果源对接直至产业化完成的全过程,就是知识生产和知识体系完善的过程,知识生产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当知识生产使企业的知识库不断扩充时,就印证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绩效形成的反哺机制。知识生产的内部增长模式与外部引进模式都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产出对投入的反哺。
2.2 反哺机制:知识的再投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持续的知识生产。知识生产与产品生产遵循同样的规则,那就是需要进行投资。知识的再投资,就是利用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收益或知识产出,引进、交换、使用、再生产各种不同类型与形态的新知识,使企业的知识库得到突变式创新发展,保持知识体系的核心地位。
开放式的知识投入模式不是企业组织能自动维持的,它需要消耗能量以引进外界的负熵流,这些能量都是前期科技成果转化中由知识管理所带来的成果。当企业通过知识管理获得价值增值时,才有了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营造知识型文化、建设信息技术平台、引进人才、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外部合作与交流的动力。知识的再投资是知识管理取得持续绩效,维持动态核心竞争力的动力系统。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3 反哺过程:知识空间的逆向转换与知识固化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的产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价值,另一种是知识。价值将进入市场领域,当其取得顾客的认同时,就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知识则直接沉淀、固化进入组织的知识库,对知识库进行更新,使组织知识体系保持先进状态。企业为了使未来的科技成果转化更具效率,就有动力进行知识的再投资,如引进人才等。因此,就会让企业获得的部分收益重新进入生产流通领域,即由价值空间向知识空间进行逆向转换,以弥补知识空间仅依赖内部增长模式(知识固化)难以取得突变式创新成就的不足。
另外,如果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投入过程中,引入了外部知识源,而在获得产出时,又能公正、公平地与外部知识源共同分配收益,则合理的分配关系能稳定和巩固企业与外部知识源之间的合作交易关系,使企业获得一个稳定的外部知识来源,这也等同于企业实现了知识库的扩充。也就是说,企业获得外部知识源(价值空间向知识空间的逆向转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交易方式,另一种是间接交易方式。间接交易方式是通过维持企业与外部知识源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的。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投入绩效形成的反哺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同时还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只有流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价值。因此,企业要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要提高知识管理的投人水平,更要提高知识管理的运行能力,只有让知识流动起来,才有可能创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
3 反哺过程产生的投入绩效
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管理反哺过程所形成的投入绩效是知识管理持续优化的基础,是企业步入自组织良性循环的内在原因。知识管理反哺过程产生的投入绩效主要包括人才引进及其要素提升、组织建设与优化、知识库扩充与知识更新等,是长期持续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知识基础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