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技术的本质何在?有无自己的独特特征?这一曾(2)
2013-10-19 01:11
导读:(三)医学是具有应用紧迫性的科学技术:医学是基于可能的受害人利益和需求而发展出来的存有安全缺陷的技术,这一特定固然可以表述医学技术的法哲学
(三)医学是具有应用紧迫性的科学技术:医学是基于可能的受害人利益和需求而发展出来的存有安全缺陷的技术,这一特定固然可以表述医学技术的法哲学特点,但仍然不足以完全解释医学技术的独特性。仍然有一些其他技术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民航运输技术,其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乘客的利益需要,其风险也由乘客承担。医学技术区别于这类技术的特点是其具有应用的紧迫性。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进步给人类带来锦上添花不同,医学技术属于迫不得已情况下的雪中送炭,这一区别使得医学对待缺陷技术的态度与其他技术领域完全不同。医学基于其紧迫性不得不对技术缺陷予以容忍,而这种容忍导致了医学技术自身的不安全因素被大量保留而使得医学变为相当不安全的科学。例如,当一个人乘坐飞机时,如果他被告知这架飞机采用了一项提高速度的新技术但平均每一千架次飞行会发生一次重大事故时,他决不会乘坐这架飞机,他会宁肯不应用这项技术直到技术缺陷被克服为止。但对一个病人而言,当他在使用一项医学新技术时被告知该技术虽然能够治愈疾病,但平均每一百个病人会发生一起医疗意外事故时,他很可能还会选择这一技术,因为他所面临的疾病本身的自然死亡率是80%。并且由于病情的紧迫性,他不可能等待技术缺陷被克服后再使用该技术。因此,民航业对于缺陷技术的态度是一概拒绝;而医学界对于缺陷技术的态度却是广泛接受。正是紧迫性这一特点,使得大量在其他技术领域不可能被允许使用的具有高风险的有害技术手段却在医疗技术领域大量存在和实际应用,这种应用治愈了大量病人,在统计数字上也足以显示出社会整体因使用该技术而获益的事实,但它同时也造成了不少死伤于技术缺陷的受害人,并且从受害人和其家属的感知而言,该受害人完全是死伤于技术缺陷本身而不是其所患疾病,这正是医学技术之残酷性所在。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承认医学技术的独特性,并且可以给这种独特性做出一个基本的描绘语:一门在紧迫情况下才不得不应用的、基于某人利益和要求而向该人提供却可能导致该人受到伤害的存有自身安全缺陷的技术,即紧迫情况下基于可能的受害者利益的缺陷技术
二、医学发展之动态特征缺陷放大和累积效应导致医疗安全性下降
(一)技术进步同时产生缺陷放大效应:从前面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任何一项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都会带来两个后果:正面后果是一部分人因应用该技术而免于死于或者受害于某种疾病;负面后果是另一部分人因应用该技术而死于或者受害于这种技术的缺陷,而这种技术实施的合理性在于前者远远大于后者。当然,如果我们从动态和发展的角度观察,就会发现在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它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医学发展的早期,技术水平不高,对人体生老病死进行干预的能力极其有限,这时候医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微弱,对疾病常常表现得无能和低效;但同时它的负面作用也同样不明显,由于做不到深入干预,其技术本身也不会对病人带来新的伤害。因此,早期落后的医学技术反而是相当安全的技术,这种所谓安全并不能帮助病人摆脱病患的折磨,却足以避免病人受害于医学技术自身。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对人体自然进程的干预能力大大增强了。这种增强同时作用于其正面的和负面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许多疾病有了治愈或好转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有许多病人开始受到医学技术本身缺陷的伤害,并且医疗伤害的危害程度也成倍增加。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各种比较安全的医学技术几乎被开发殆尽,而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几乎都是建立在高风险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这立刻导致了医疗损害事件在数量和损害程度上的大幅度上升,并且是医学越发达其损害事件的上升速度越快。因此,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许多不治之症现在都有了某些治疗方法;但同时他们也是不幸的,因为这些突破以往治疗禁区的方法都带有极高的危险性,存在相当概率的造成医源性损害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