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2013-06-09 01:07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生态学概念是由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

生态美学的产生及理论内涵
生态学概念是由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于1866年在《普通有机体形态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我们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进一步可以把全部生存条件考虑在内。”[10](P8)由于与生态学相关的各种边缘学科如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社会学、生态伦理学纷纷出现,生态理论甚至成为一种基本的学术精神;并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显露,一种新的文明开始产生了。生态美学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生态学科已取得长足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其他相关学科的情况下形成的。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作为生态美学应用形态的生态批评在美国文学界悄然兴起,而正是在这种生态批评的发展中,生态美学也随之而发展。
生态审美观正是以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而形成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和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生态审美意识不只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也不只是对外在自然美的发现;更是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生命的共感与欢歌。生态审美不只是主体情感的外化或投射;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对象生命价值的融合,它超越了审美主体对自身生命的关爱,也超越了役使自然为我所用的价值取向,从而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生命与对象的生命世界和谐交融。
生态美学认为“生”,不仅是生命的存在,更是生命的更新;“生”是螺旋式的上升的动态过程。生态美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美在生命的更新、发展。因此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理解,是以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各种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和运动作为其出发点的,生命意识和重视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必然成为生态美学的一个基础。总之,生态美学从生命的普遍联系来看待生命。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生态美学所主张的天人一体、万物一体的整体性,并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那种抽象本质的同一性,也不是那种非本源的、建立在综合基础上的结构整体性。生态美学是一种向本源性回归的美学,这种本源性回归使美学的基础从天人二分、主客对立回到天人一体、万物一体的本源性上来。生态美学主张超越人与自然的两分对立,回归于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状态,主张在万物一体化的生态平衡状态中保护生成的整体和谐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对立已经消泯,而是说比对立更为本源的是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一体化关系。
生态美学是在当代生态观念的启迪下产生的新兴的跨学科的一种美学,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和初创性。这一学科是以生态美范畴的确立为核心,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它体现了对人的当前生存状态和终极走向的关怀,它希图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的人生境界。
 

    上一篇:“东联孙吴,北拒曹操”── 面对两极压力的战 下一篇: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商业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