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众文化的本土化研究(4)

2013-07-14 01:18
导读:第三,当代大众文化对终极价值的背离已导致当代文化价值的危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提供给人以生活和世界的意义。艺术是审美意味的广

第三,当代大众文化对终极价值的背离已导致当代文化价值的危机。人创造着文化,文化又塑造着人,提供给人以生活和世界的意义。艺术是审美意味的广阔世界,是塑造心灵的伟大事业,是人类陶冶涵咏美好情志的复杂工程,它闪现着理想主义的神圣光彩,是在多层次的接受中追寻人性的超越之途。然而,当代大众文化提供的只是美感心理的感官层次和情绪表层的活力,缺少一定深度的理性渗透,许多作品不免流于浅薄庸俗,限制了升华的范围,减弱了升华的需要,消费者匍匐于感官的享受,无法获得全面需要的满足和人性的提高。在这里,艺术的终极价值消解了,只有调侃、滑稽与怪诞。在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诗的死亡和诗意的沉沦无法避免。同时,历史意识作为一种深沉的“根”总是在艺术的故土中养育。而在当代大众文化中,历史上的过去消失了,历史上的未来和任何巨大变革也与我们没有关系,杨贵妃与杰克逊同歌,西门庆与麦当娜共舞。当代大众文化只关注“当下”,只关注纯粹的、孤立的现在,只剩下永久的“当下”。它在失去了意味深度之外,又失去了历史深度。总而言之,大众文化可以不去着重关注终极价值,但却不能背离终极价值,更不能抵毁终极价值。文化正是通过它所寻求和创造的各种意义来引导人的追求。大众文化不能在对时尚的追求中消解文化的深层含义,不能以经验的直接性取代价值的超越性,更不能以瞬间的体验代替久远的回味与思考。如果变大众性为“惟”大众,变商品性、娱乐性为“惟”商品、“惟”娱乐,大众文化就有可以会滑入“感官而无心灵”、“纵欲而无肝肠”,成为文化精神的销蚀剂,无聊与庸俗替代了文化的品味。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第四,当代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弱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的看法。它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思想观点,是为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反文化则是否定和排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当然,反文化并非全是糟粕,此处系指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反动的部分。它包括封建社会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法律上的等级制度、道德上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生活中的妻妾制、老百姓的官本位和奴性思想等等;它也包括资产阶级社会中的极端自由化、极端个人主义、纵欲主义、拜金主义等等,这些东西在电影、电视、戏剧、文学等形式的大众文化中借尸还魂,变着花样向大众文化消费者兜售和灌输。这不仅极大地干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而且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大众以自信、自立、自尊和追求平等为基本内涵的现代人格的形成及民族精神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论述新历史主义“文史合一”观的积极意义和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