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述国有化的背景(3)

2013-07-14 01:18
导读:战后初期法国的国有化可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41945年的紧急时期,主要对北方煤矿、法国航空公司、新闻机构和雷诺汽车公司进行国有化。戴高

战后初期法国的国有化可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4—1945年的“紧急时期”,主要对北方煤矿、法国航空公司、新闻机构和雷诺汽车公司进行国有化。戴高乐政权于1944年12月13日发布命令,成立诺尔—加莱海峡国家煤炭公司、法国电力公司、法国天然气公司、原子能最高委员会等,负责组织和协调能源开发;还建立了一些运输、通讯、领士整治方面的混合经济公司。1945年6月26日,戴高乐发布关于航空运输国有化的命令,规定法国航空公司和法国海外航空公司的股票所有权也同样转归国有。此外,还进行了惩罚性的国有化。法国政府对在战时与德国法西斯密切合作的企业,一律予以没收,使之成为国有企业。带有这种性质的国有企业有雷诺汽车公司、格诺姆工厂和罗诺工厂、电影工业、国营报纸企业染料公司。
第二个时期是1945年底至1946年。在这个时期,实行国有化的有法兰西银行和四大私人银行。
奥地利战前被法西斯德国吞并了,战后初期它的国有化与法国有些相似,即带有惩罚性。战后初期,法西斯德国占领当局留下了一大批企业,奥地利政府于1946年7月26日和1947年3月26日颁布了两个国有化企业法,根据这两个法会,奥地利将三家大银行(信贷银行、信贷联合银行和州银行)以及70家大型企业收归国有,奥地利是西欧国家中企业国有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欧洲各国的国有化政策首先都是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本国带来的灾难而提出来的,均带有稳定社会秩序,迅速恢复经济的目的。其次,欧洲各国国有化政策均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最后,欧洲各国的国有化政策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例如,法国的煤炭工业国有化早在1944年就开始了,英国煤炭工业国有化的措施是根据保守党人里德的报告来执行的,在里德的报告里面,随处可见法国国有化政策的“影子”。例如对矿井原股东的补偿金额的核算方法。[25]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五、选民心理变化
自由放任是英国经济政策的基石,素来被认为是无可挑剔的。英国19世纪在世界经济中能取得遥遥领先的地位,自由放任政策功不可没。因此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繁荣的保证和富强的象征。在以马歇尔为首的剑桥经济学派的渲染下,自由放任更是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自然法则,任何对它的质疑和挑战都被看作是荒谬的和毫无意义的,保守党则是自由放任的忠诚卫士。众所周知,1945年前的20世纪,保守党长期处在执政党的地位,即使在联合政府里,保守党也是控制着实权。恰恰是这个时期,英国衰落了,这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还表现在政治上。传统工业部门的困境、经济大危机、阶级斗争、政治危机、殖民体系的瓦解等等是其衰落的具体表现,英国民众自然而然地把责任追究到了执政党—保守党的头上。人们开始反思自由放任政策,希望找到一个新的支点来突破困境,20世纪初到二战结束,为了寻找这个新的支点在英国曾出现了许多理论和主张,有些是相互排斥的,但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是寻求资本主义发展演变的途径,证明经济和社会平衡是必要的,证明在生产稳定增长、社会妥协、思想和政治多元化基础上调节各种社会进程是必要的。[26]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经济理论和贝弗里奇报告就是其杰出的理论和主张之一。凯恩斯经济理论和贝弗里奇报告不仅被全体英国人们所接受,而且成为战后艾德礼工党政府经济政策的基础。在英国民众的压力和新支点理论和主张的影响下,保守党不得不考虑国家干预了,不得不部分认同工党的国有化政策了。如前所述,三十年代后,部分保守党议员著书要求政府实行国家干预,英国共识政治雏形开始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英国人们的思想和观点。在丘吉尔领导下的联合政府里,工党的领导人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工党要在政府中分享真正的权力而不是仅仅作为联合政府的一块招牌,而丘吉尔本人对内政不感兴趣,所以战时内阁的内政基本上由工党掌管,这就为工党得到了吸引选民了解其国有化政策的一次难得的机会。在人们心目中,工党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通过实践的磨练,工党完全有能力管理好国家,完全有能力引导英国走向一个充分就业、人人平等的新社会。同时,英国人们认为“为了医治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严重创伤,恢复经济,很多问题需要依靠国家的力量来解决。……英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古典自由主义的最小化政府上去,政府在经济和国民生活中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认为政府不仅要维护公民的政治和经济自由,还要保护公民的经济安全。”“如果工党的社会主义指的是依靠国家的调节,使财富的分配变得更合理,是指一个范围比较大的福利国家,以及通过更进一步的计划经济手段,防止经济的不景气和实现充分就业,那么这不仅在实践中可行,而且正是英国民众所长期期望的”。[27]这从“盖洛普测验”中可以看出,1943年3次调查中,工党平均获得39%的支持者,保守党只得到28%的支持者,1944年,工党得票率仍达37%,保守党降至23%,1945年2月和6月两次调查中,工党支持者分别为42%和45%,而保守党只有24%和32%。[28] 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营造了一种改变传统,进行变革的氛围,人们渴望一种新政策而不是重复过去的老政策,而工党的社会主义和国有化的主张则被英国人们认为是一种可以尝试的选择,因此选民心理变化的优势偏向于工党,这更加坚定了工党实行国有化政策的决心。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六、英国工党的竞选纲领与艾德礼政府的上台
1944年底,当英国民众都清楚地看到欧战结束指日可待的时候,议会选举问题便成了英国政治生活的中心问题。战时的英国议会是1935年选出的,它的任期早在1940年已满,可是由于战争的关系,议会的选举延期,下议院的任期也延期。同时英国打算在欧战结束后举行议会选举。
保守党不反对维持联合政府,他们至少在对日战争结束以前仍可以在这个联合政府里主宰一切。因此,丘吉尔于1945年5月18日给工党领袖提出了最后通牒式的建议,在这项建议中向他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要末他们依然留在联合政府里,直到对日战争结束,如果这样选举就应该延期举行,要末就退出联合政府,这样选举就应在7月初举行。保守党之所以用立即举行大选来威胁工党是它指望利用丘吉尔这个战争领袖的声誉来赢得这次大选, 由于工党没有答应保守党的要求, 英国大选定于7月举行。
面对保守党的哆哆逼人,工党于1945年5月21日—25日召开了年会,并发表了工党关于战后的政策声明,并以此声明制定了工党的竞选纲领——《让我们面对未来》来应战丘吉尔这个战争领袖的威信。工党的竞选纲领《让我们面对未来》充分体现了工党党章中的公有制(国有化)思想,公开宣称:“工党是社会主义的党,并以此自豪。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全国内建立大不列颠社会主义共和国——自由、民主、办事有效力、进步、有公共精神,它的物资资源是被组织起来为英国人民服务的。”[29]为此,工党承诺:“第一充分利用整个国家的资源,包括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提高生产水平使其与购买力相匹配;第二,通过满意的工资、社会服务和保险、税收手段,保证高水平和持久的购买力;第三,在主要工业和住房、学校、医院方面进行投资;第四,英格兰银行实行国有化。……工党希望通过这些和其他手段达到充分就业。”[30]该宣言向选民公开了工党上台后的国有化设想:“将已经成熟的基础工业实施国有化,小型的、运行良好的企业维持现状不变,那些大型的暂时转为国有条件还不成熟的,也必须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督。”[31]按照上述考虑,工党向全国提出下面的工业纲领:“1.燃料和动力工业的公有制——25年以来生产英国最宝贵的国家原料的煤炭工业一直在好几百个独立的公司的所有制下挣扎着。在公有制下把它们合并起来会在经营方面节约很多金钱,并且可能使生产方法近代化和在全面的每个煤矿里提高安全水平。煤气和电气事业的公有制将会降低费用,防止竞争的浪费,为相互调整的研究和发展打开道路,并导致非经济地区的分配的改革。其他工业也将会得到好处。2.内地运输的公有制——铁路、公路、航空和运河的运输事业必须统一起来才能互相调节。不是在公有制下的统一只意味着是和局部利益的不断斗争或一个私人垄断组织的独揽一切,这就会给其他工业带来危险。3.钢铁的公有制——私人的垄断保持了钢铁的高价格,并使一些效率低而费用大的厂矿继续存在,只有公有制代替了私人垄断,工业才能变为有效力。”[32]工党的竞选宣言——《让我们面对未来》抓住了战后英国广大中下层选民的心理变化,即英国广大中下层选民害怕二战后被再次抛进失业的深渊,他们纷纷把选票投给了工党,例如第一次参加选举的青年选民几乎都支持工党。因此,7月大选的结果是工党大获全胜,在总数为604个议席中,工党393名议员当选,在议会议席中超过了其他政党议席的总和。英国历史上第三届工党政府建立,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首相。
上一篇:大众文化的本土化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