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象之概念分析(2)
2013-07-17 01:02
导读:三)、六十四卦 古人把六十四卦卦象编成顺口溜: 乾为天( ),天风姤( ),天山遁( ),天地否( ),天雷无妄( ),天泽履( ),天水讼( ),
三)、六十四卦
古人把六十四卦卦象编成顺口溜:
乾为天( ),天风姤( ),天山遁( ),天地否( ),天雷无妄( ),天泽履( ),天水讼( ),天火同人( )。
坎为水( ),水泽节( ),水雷屯( ),水火既济( ),水山蹇( ),水风井( ),水天需( ),水地比( )。
艮为山( ),山火贲( ),山天大畜( ),山泽损( ),山水蒙( ),山地剥( ),山雷颐( ),山风蛊( )。
震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风恒( ),雷火丰( ),雷天大壮( ),雷山小过( ),雷泽归妹( )。
巽为风( ),风天小畜( ),风火家人( ),风雷益( ),风地观( ),风水涣( ),风泽中孚( ),风山渐( )。
离为火( ),火山旅( ),火风鼎( ),火水未济( ),火泽睽( ),火雷噬嗑( ),火地晋( ),火天大有( )。
坤为地( ),地雷复( ),地泽临( ),地天泰( ),地风升( ),地山谦( ),地火明夷( ),地水师( )。
兑为泽( ),泽水困( ),泽地萃( ),泽山咸( ),泽火革( ),泽天夬( ),泽风大过( ),泽雷随( )。
六十四卦排列有一定的顺序。为了记忆,古人编了一首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会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周易》作者力图使《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世界进化过程。
六十四卦卦序如下图所示:
京房八宫卦图
H
1.3 象
“象”字,原为动物象之象形,大篆为 ,字义如《说文》所言,“长鼻牙,南越大兽,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之形”。“象”字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则假借或转注为象征、现象、形象,如《系辞下》所言,“象也者,像也”。正是与像字同义的象,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词语,在中国传统思维和文化中,显示出它具有深邃的本原性内涵与广大的整体性内涵。
象——是《周易》重要构成因素,也是易学的重要范畴。“象”甚至是“易”的代名词。《周易•系辞》说:“易者,象也。”《周易》中的象,是指卦象。卦象取法自然之象。对于《周易》中卦象的划分,古代有不同的意见:有分为实象、假象两种的;有分为本画象、实取诸物之象和取象明义三种的;也有分为七种的,如: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易传》中作为篇名的“象”是指《象传》,从上下经来看,它分为《象》上、《象》下两篇,从释一卦来看,又可分为两部分:大象、小象。大象是释卦象,小象是释爻象。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近人蒋伯潜在《十三经概论•周易概论》中将《周易》之“象”分为:
(1)现象:“一切事物之自然人为的静态或动态,凡为人目;省视之对象者,皆现象。”如《周易》“天垂象”、“在天成象”、“仰则观象于天”、“见乃谓之象”,皆指“现象”而言。
(2)意象:主体离开具体事物后在脑中留下的形象,又分记忆意象(即“印象”)和创见意象(即“想象”)。“印象、想象、皆意象”。
(3)法象:“凡所取法之现象或意象,皆谓之法象。”一说,可见而无定形者,谓之象;可见而有定形者,谓之法。
张其成认为“象”在《周易》主要有名词和动词两种意思。
第一,作名词讲,“象”有卦象、爻象、物象、意象等意思。
(1)卦象 卦象,指《周易》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形象以及卦象所表示的万事万物之象。卦象是最重要的易象,“卦象”往往等同于“易象”。
“卦象”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指“卦符”、“卦画”、“卦形”。也就是说“卦象”就是八卦、六十四卦的符号。二指八卦、六十四卦符号所象征的万事万物之象。八卦、六十四卦是古代圣人根据物象创造的,纷乱的物象经过简约化、规范化而成为卦形,卦形作为一种抽象符号,可以比拟、类推万事万物。
《周易•系辞传》:“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易象是通过“卦”而表示的,由“设卦”到“观象”到“系辞”为圣人作《易》的三个阶段,卦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卦”含有“象”,可以“尽情伪”。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卦象是《周易》及易学认知万事万物的中介。《周易》卦爻辞凡拟之以物时,一般地说,初爻之辞皆取象于下,上爻之辞皆取象于上,中爻之辞皆取象于中。
卦象同易理是密不可分的,“易者,象也”,这个“象”具体地说就是指卦象。卦象的产生符合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卦象比拟又可以使认识从一般到个别,因象明理,启发类比,诱发人们的想象力。但如拘泥于象,又会限制思维,撮末而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