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选择的语用移情与离(4)

2014-01-23 01:23
导读:从妈妈与女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妈妈望女成风,所以希望女儿上高三了要好好学习了,能顺利考上大学。可是女儿觉得自己的压力已经很大,自己很累了

  从妈妈与女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妈妈望女成风,所以希望女儿上高三了要好好学习了,能顺利考上大学。可是女儿觉得自己的压力已经很大,自己很累了,所以对妈妈的逼迫感到非常地不满和委屈。不仅话语的语气和表情体现得淋漓尽致,人称指示语“人家”、“人”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按常规,女儿应该用“我”,但却选择了“人家”、“人”,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显然表现了女儿对妈妈强烈不满,拉大了双方的和情感距离,是心理和情感的趋异。由此可见,语用离情也是构建语境的一种策略,它可以体现特定语境下言语双方的人际关系亲密程度。再如:下面是记者在地铁站采访一个乞讨的小女孩,该女孩被怀疑是受人指控乞讨。

  (11)记者(微笑着):“小妹妹,想喝可乐吗?”

  乞讨女:“想,阿姨。”(记者递过去一瓶可乐)

  记者(指着旁边的大人):“他是你家谁啊?”

  乞讨女:“不关人家的事,不告诉谁!”

  为了顺利完成采访,获取相关信息并揭露事实真相,记者通过“小妹妹”、“你家”等词语的选择,意在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拉近与对方的心理距离;乞讨女回应了“阿姨”,这是语用移情获得的语境效果。但是当记者追问小女孩身边的男子是谁时,小女孩却表现出排他性,用“人家”代替“你”,体现了说话人小女孩对听话人记者之间的情感对立,这是语用离情取得的语境效果。可见,在具体的语境中,言语双方在选择人称指示语时不仅可以运用语用移情来缩短双方之间的心理和距离,加强情感联系,还可以运用语用离情体现人际互动交际中的情感或心理趋异,以疏远所指对象。

  四、结语

  交际条件下人称指示语的所指信息及功能必然涉及特定因素,因而离不开语境的介入。结合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都是它们在特定语境下的人际语用功能。同时人称指示语的语用移情和语用离情也是语境构建的重要策略。Verschueren将语境分成三种模式: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主要受制于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以及交叉的影响,比如为了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出现情感的移情,或为了拉大双方的距离而出现离情。具有语用移情和离情功能的人称指示语主要是第一和第三人称指示语。从人际交往的语境构建角度来说,语用移情主要是实现言语双方的相互认同,提高所说话语的可接受性,而语用离情主要是实现言语双方的相互排斥,降低所说话语的可接受性。

  总之,移情本质上是说话者强调交际过程中的人际语境因素的一种手段,其动因是调节人际关系,体现人际意义。此外,语言选择存在着视角问题,即是从说话人自己的角度还是从听话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词汇选择和话语构建。类似研究表明,在具体语境构建中,人称指示语的选择不仅受制于信息表达的需要,还受制于人际亲疏等因素的支配。

上一篇:英文阅读中的语法分析和逻辑判断浅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