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四、合理选择教材
经审批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由任课教师及开课院系选择适用的外文教材、或者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自己编写外文讲义。根据部规定,双语教学课程是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用外语授课课时达到了该课时的50%以上的课程(外语课除外)。鼓励选用教育部组织引进的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能反映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发展趋势,还能让学生接触到原味、地道的外语。但是,由于双语教学面对的是学生,学生之问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相互之问外语水平的差距也比较大,所以在选择外语教材时要慎重考虑。一般来讲,在重点大学,如“985”“2l1”的大学,学生的水平较好,可以选择教育部组织引进的原版教材;在普通高等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的院校,可以由教师自己编写双语课程的教材或讲义
五、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在审批了申报、认定师资和选取教材之后,就可以开设双语课程,但是开设双语课程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真正的保证教育质量,要把重点放在课程的过程监控和效果的评价上面。本着向要质量的原则,对于开设的双语课程进行评价。
首先。是学校教务管理部门的评价。教务管理部门要建立“双语课程教学评价标准”,设计相应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由学校派出督导听课并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评价。主要设立备课情况、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五个一级指标,在备课情况的一级指标下主要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备课认真等二级指标赋分;在教学态度方面,主要对于按时上下课、上课时关闭通讯工具、衣着得体、仪表端庄等方面赋予分值;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教学信息容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时间分配等赋予分值;在教学过程方面,根据的流畅性、清晰度、性、教学方法等方厦赋予分值;最后在教学效果方面,根据师生互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赋予分值。其次,在学校网站,建立相应双语课程评价的网络平台,分“很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由学生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满意度,并开设双语课程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上面留言,提出改进双语课堂教学的措施。再次,通过设计学生问卷表来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和效果,也相应地建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由教务管理部门做好分值的工作。
六、建立通畅有效的反馈机制
唐朝李世民有句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在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之后,教务管理部门统计处理,把相关信息反馈给教师本人,相当于给教师一把明镜,教师拿到镜子,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长处,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得以发扬,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扬长避短,才能真正起到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反馈机制的建立,要注意反馈渠道的通畅性和有效性。通畅性,是说所收集到的信息一定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教师本人,如通过教研室,并在反馈时注意方式方法,不打消教师对于双语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为前提。有效性,是指反馈机制的建立,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和警示作用,教育质量高的双语课程要继续开设,并通过示范课的形式加以发扬;而那些双语课程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反映太差的,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是请教师科学处理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通过教育质量监控,裁撤教学效果特别差、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双语课程。
双语课程的价值选择在于能培养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国际性复合型人才,其质量监控机制的建立要比普通课程的建立更加艰难,也更加严格。学校应根据本身的条件,不断探索,循序渐进,建立符合自身校情的双语课程质量监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