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为使所培养的学生能迅速融入国际,参与国际竞争,设立双语课程有其必然的价值。为保证课程质量,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开设双语课程的学科适应性,严格师资遴选过程,选择适合的教材。另外建立相应的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对于课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论文关键词:双语课程;课程质量;监控
2001年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等进行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一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为适应新的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很多高校立足本土,积极参与世界竞争,在涉及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为适应外贸交易急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开设双语课程之后,为了保证课程的质量,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质量监控。而要保证课程质量,必须对其培养目标进行合理定位,考虑开设课程的学科适应性,正确选择教材和合理配备师资,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必要的质量监控,及时收集信息并反馈。
一、合理定位培养目标
双语课程的价值选择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而不是纯粹的外语习得。《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下的定义是:The use of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theteachingofcontentsubjects.意思是在学校用第二语言或者是外语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在本质上,双语教学是将外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而不是“语言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平衡地掌握中外两种语言。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开设双语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为了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并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为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双语教学的学科适应性。所谓“学科适应性”是指综合考查校情和学校各学科门类的特点,规避课程开设的随意性,开设课程需要有学术成长点和适宜的学术生态。2001年《意见》中提到,“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就是考虑双语课程开设的学科适应性。一般来说,除了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之外,更重要的是选取本校的优势学科、重点专业,或精品课程来开设课程。因为双语课程不是随便可以开设的,牵涉到师资的配备问题、教材的选取和建设问题、学生的外语素质问题等一系列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严格的双语教学申报审批制度,凡是双语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需填写《双语教学申报表》,由开课院系组织对双语课程进行试讲,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必要的资格认定和资质审定,包括教师授课及外语能力、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相关课件、习题等,并填写审查推荐意见,报教务处审批。
三、严格遴选、适当培养双语课程师资
高水平的双语教学师资是保证双语教学质量的首要选择,做好双语课程师资遴选工作是保证和提高双语课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双语教学对教师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的能力要求很高,双语教学师资遴选工作可以通过外语、测试(包含听力口语)等方式进行,一般来说拥有全国大学英语六级水平以上证书、并通过双语教学能力测试并被授予双语教师资格的教师,才能申报双语课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